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五次出訪,到訪八個國家,并出席多場國際多邊會議,歐洲、中亞、東亞都留下了習主席的足跡。每到一地,習主席帶去的中國主張、中國機會都廣受矚目,顯示著中國外交在當今世界日益提升的影響力與引領力,也凸顯著元首外交不同尋常的意義。
2019年3月21日至2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飛赴歐洲,訪問意大利、摩納哥、法國三國,開啟今年首訪。
三國給予習近平主席隆重熱烈的接待,分別在意大利總統府、摩納哥王宮、法國凱旋門舉行盛大歡迎儀式。此訪是我國國家元首時隔十年再次訪問意大利、首次訪問摩納哥,也是習近平主席時隔五年再次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推動中國同三國關系邁上新臺階。
此訪歐洲,在古絲綢之路的另一端,習近平主席用“一帶一路”接續新時代的亞歐大陸互聯互通。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認為,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主席此訪致力于深化伙伴合作,致力于完善全球治理,致力于捍衛多邊主義,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境界和擔當。
當地時間6月5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俄羅斯總統普京為習近平主席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
一個月前剛在北京見過的兩位老朋友,紅毯上相向而行,雙手又一次緊緊握在一起。
這是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后首次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也是他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八次到訪俄羅斯。
兩國元首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在冬宮長時間晤談。
在見證兩國歷史情誼的莫斯科大劇院,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一道出席中俄建交70周年紀念大會暨文藝演出并發表重要講話:“70年的歷史經驗充分說明,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中俄都是搬不走的好鄰居、拆不散的真伙伴。讓我們攜手努力,并肩前進,共同開創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美好未來!”
在普京的家鄉圣彼得堡,兩國元首一起登上曾打響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暢談歷史和今天。
訪問期間,兩國元首簽署聯合聲明,宣布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實現兩國關系與時俱進、提質升級,成為此訪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俄羅斯遠東研究所所長盧賈寧認為,習主席此行本身就具有劃時代意義,習主席指出中俄關系進入新時代,這是兼具機遇和挑戰的新時代,是經濟開放的新時代,是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偉大理念的新時代,還是為維護世界秩序而奮斗的新時代。
結束俄羅斯之行四天后,習近平主席再次出發,訪問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6月13日,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習近平出席儀式,接受了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授予的吉爾吉斯斯坦國家最高獎章——“瑪納斯”一級勛章。
6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杜尚別接受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授予的“王冠勛章”。兩國總統分別向習主席授予各自國家最高獎章,感謝習近平主席為發展吉中、塔中關系所作的卓越貢獻。
此次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兩位總統分別簽署了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為雙邊關系發展規劃了新的藍圖。習近平主席還同熱恩別科夫總統、拉赫蒙總統商定,要共同落實好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中方分別同吉方和塔方達成多項經貿成果,共簽署了20多份合作文件。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奧通巴耶娃說:“我們和中國的合作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廣泛,我們認為與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學教授阿卜杜加尼說:“中國在與別國交往時始終堅持平等互惠的原則,不論國家大小與強弱,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給參與國家帶來了不少實惠,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化的領導者?!?/p>
6月20日中午,平壤順安機場,迎接著來自中國的尊貴客人。
從機場到住地,綿延27公里,數十萬名朝鮮各界民眾夾道歡迎。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這一次朝鮮之行歷時近30個小時,密集開展20余場活動,向世界表明了中方致力于鞏固中朝傳統友誼、支持朝鮮實施新戰略路線、推動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的堅定決心,成為兩黨兩國關系交往史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中國的責任與擔當不僅體現在各個雙邊場合。今年上半年,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時,在國際局勢變亂交織的歷史關口,習近平主席出席多場國際多邊會議,始終堅持合作共贏的基本理念,在不同的場合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為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指明方向,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