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憑的是實力,靠的是療效。惟其如此,中醫藥才能行穩致遠 中醫藥走向世界,必須立足解決人類健康難題 中醫藥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我們不能“孤芳自賞”,而要“美美與共”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青蒿素是中醫藥送給世界的禮物,也是中醫藥為人類健康作出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這一要求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藥走向世界,必須增強國際話語權。作為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中醫藥只有成為國際“通用語言”,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目前,中醫藥傳播到世界上183個國家和地區,但在不少地方,中藥不能以藥品的身份進口,只能以保健品食品的名義銷售。可以說,走向世界,面臨的不只是文化的差異,還有難以逾越的標準壁壘。但是,如果中醫藥不去擁抱世界,不去迎接國際化的挑戰,不僅會喪失廣闊的市場,甚至會喪失國際評審、行業標準制訂的參與權、話語權。因此,中醫藥必須主動出擊,迎接挑戰,參與國際標準制訂,這樣才能掌握主動權。走向世界,憑的是實力,靠的是療效。惟其如此,中醫藥才能行穩致遠。 中醫藥走向世界,必須立足解決人類健康難題。中醫藥獨特的整體觀、辯證觀、系統觀等,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治病防病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中醫藥走出去,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健康難題。中醫藥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只有為更多人解除病痛,才能更好地彰顯“中國智慧”,贏得世界各國人民的信賴。世界衛生組織將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納入國際疾病分類,標志著國際公共衛生系統對中醫藥等傳統醫學價值的認可,此舉對中醫藥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目前,中醫藥正快步融入國際醫藥體系,在全球衛生治理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醫藥走向世界,必須做好民心相通的大文章。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有利于促進文明互鑒,為加強各國人民心靈溝通、增進傳統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橋梁。近年來,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我國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中醫藥海外中心,成為講好中醫藥故事、展示中醫藥魅力的窗口。中醫藥走向世界,必將促進中華文明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交流,讓不同的文明交流融合,共同發展。 當前,中醫藥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我們不能“孤芳自賞”,而要“美美與共”。讓我們共同擦亮中醫藥這張亮麗的中華文化名片,讓“中國處方”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相關閱讀:
- [12-04] “仁醫工程”福建省第五期中醫藥適宜技術高級培訓班在福建中醫藥大學舉辦
- [12-03] 基層醫生培訓中醫藥適宜技術
- [12-02] 中西醫并重,讓古老瑰寶重煥光彩(人民時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③
- [11-30] 守正創新,為中醫藥注入源頭活水(人民時評)——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