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廣州博物館及廣州圖書館恢復開放,市民終于能再次在兩大文化場館內度過周末時光。據統計,廣州博物館開放首日全天接待游客215人,其中省外游客69人;截至當日16時,廣州圖書館簽到進館讀者2031人,外借圖書27333冊次(含續借),還回圖書11029冊次。 “我一看到廣博開放消息便立刻預約了,太久沒逛博物館憋得慌!”在廣州工作的饒先生是一位文博迷,自稱國內大大小小的博物館都去過,上一次是今年春節前去了貴州省博物館,時隔三月終于能再次進館參觀,心情激動。 60歲的朱先生成為首位到博物館參觀的市民,他說自己每天早起到越秀公園健身運動,今天路過看到廣博開放,進館看看。“畢竟是老廣,對鎮海樓有感情,時不時就會進來瞧瞧。”他說。 恢復開放首日,在廣州圖書館3000個提前預約名額中,共有讀者2721人成功預約,預約率達90.7%。市民潘先生一早便帶著讀二年級的女兒來辦理借還圖書業務。“之前借閱的書籍早已讀完了,所以想帶女兒來再換一批新的讀物。”潘先生笑著說。 由于是開放首日,目前圖書館內人數不多,同時為確保館內空氣流通,大堂東、西門以及24組自動天窗會按時開啟,形成空氣對流效果。目前該館所有能開的窗戶每天也都全部打開,確保公共閱覽空間的自然通風。工作人員介紹,館內閱覽座位亦相應減少,可入座的座位相距至少1.5米,進館預約報到區域也提醒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間距。 歸還的圖書文獻將經過至少三次消毒處理:從一樓處理室通過螺旋機進入負一層自動分揀間文獻消毒區,在輸送帶上經歷第1次紫外線燈消毒,隨后進入新增設了紫外線消毒裝置的自動分揀間進行強化消毒,之后被搬至各樓層分揀間用紫外線燈進行不少于2小時的靜置消毒。三次消毒流程結束后,圖書方可上架。 廣圖館長方家忠介紹,目前館內所有活動暫時停辦,館方建議入館讀者以文獻借還為主,避免在館內長時間逗留。為避免恢復開放后讀者集中到館還書,廣州圖書館宣布,受疫情影響將統一予以免除閉館之日起至恢復開放后30天內(即1月24日至4月13日)產生的外借文獻逾期費用,并增加了相應文獻續借次數,讀者可自行續借,合理安排時間還書。 南方日報記者 李文軒 黃堃媛 |
相關閱讀:
- [03-16] 疫情向好,人氣回暖——長沙“夜經濟”悄然復蘇
- [03-16] 溫州把“停課不停學”課堂“搬”到了意大利
- [03-16] 國家新聞出版署啟動“3·15”質檢活動和中小學重點教材檢查工作
- [03-16] 北京嚴防春季踏青賞花游客扎堆聚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