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亙古荒原“長”出綠色新家園——寧夏吳忠紅寺堡脫貧之路

2020-05-10 10:46:50?王建宏 張文攀?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黃麗紅  

【偉大壯舉·扶貧印記】

“我們分片包干,一個人95畝,一年下來能掙兩萬多。”5月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光彩村,村民李海芳、馬小燕正在地里忙著除草。她們身后,上千畝黃花菜、枸杞苗長勢正旺。

在紅寺堡人的口中,有一個特殊的詞匯——“老縣”。“老縣”不是一個地名,其具體指代的地方,與說話人的原戶籍地對應。這“老縣”所涵蓋的8個貧困縣,統稱西海固。西海固,占據寧夏地理版圖的“半壁河山”。這里曾經“苦瘠甲于天下”,只有兩個標簽:旱、窮。

“有水路走水路,沒有水路走旱路,水旱不通另尋出路。”1999年,為解決西海固“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問題,中央決策興建揚水工程,在寧夏地勢平坦的紅寺堡開發耕地,搬遷安置移民。21年過去,紅寺堡成為全國最大的異地單體生態移民扶貧集中安置區,累計開發耕地70余萬畝,接納了南部山區約23萬貧困群眾在此落戶安家、脫貧致富。

開發紅寺堡的初心,就是“拔窮根”。從移民工程提出開始,這里的每一項工作都與扶貧緊密相關。黨的十八大以來,紅寺堡區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強產業穩增收,夯基礎補短板,建機制兜底線,4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12430戶49198人脫貧,綜合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3.46%下降到0.76%。

產業興,萬業興。紅寺堡從黃河揚水,為用好每一滴金貴的黃河水,累計投入各類產業扶持資金7.3億元,引導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葡萄、枸杞、草畜+黃花菜等“3+X”高效節水產業,葡萄、枸杞、黃花菜種植面積分別達10.6萬畝、5.6萬畝、8.02萬畝,肉牛、肉羊飼養量11.2萬頭、90.5萬只,90%以上建檔立卡戶有了穩定增收的主導產業。

剛剛搬遷時,紅寺堡無水、無電、無路,一眼望去,不見一棵樹。風沙肆虐,“一碗飯半碗沙”。如今,紅寺堡城鄉綠蔭掩映,阡陌縱橫,家家戶戶出門就是硬化路,自來水入戶率100%,所有建制村都通上了動力電、公交車、4G網絡,標準化衛生室、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

從開發之初,紅寺堡就將教育扶貧作為扶貧開發的根本。在寧夏率先建立教育扶貧基金,每年籌措1000萬元,整合燕寶基金、雨露計劃等資金,給予貧困學生2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常態性資助,累計資助學生達兩萬余人次;教學質量在山區各縣區中排在前列,大量移民子弟通過教育改變了命運,形成了教育領域的“紅寺堡現象”。

扶貧先扶志。紅寺堡在脫貧攻堅中注重補精神之“鈣”,先后建成29個農民文化大院,文化活動廣場、鄉村戲臺等成為每個村的“標配”。通過潛移默化的文化扶貧,激活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實現精神物質“雙脫貧”。

今年3月4日,紅寺堡區正式摘掉貧困的帽子,宣告退出貧困縣區序列。

 (本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最新国产人妖TS视频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无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 一本香蕉大道在中文热线播放 | 欧美精品白嫩少妇视频在线 | 亚州精品自在线拍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