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是中國就業的重點領域,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就表示,目前在中西部地區開展的“巧媳婦工程” 已經成為紡織產業扶貧的新模式。 這是河南西平縣嫘祖服裝新城的一家服裝企業,近500名工人正在現代化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作業,而這些產業工人大多是當地村民。 河南省西平縣巧媳婦 代景:我站到這個崗位上感到非常自信。 河南省西平縣巧媳婦 左瑞沖:我在外工作快十年了,通過培訓從開始的零基礎做到目前的管理崗位,既能照顧家和孩子,還有可觀的收入。 西平縣是全國紡織產業扶貧的試點園區,近年來,河南省積極推進“巧媳婦工程”,整合600萬留守農村的巧媳婦,開創了服裝產業精準扶貧的新模式。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通過東部和西部產業的有效銜接,推動我們企業產業的有序轉移,和當地政府來共同吸引貧困人口就業,其中也包括對一些貧困地區的富余勞動人員進行培訓。 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紡織服裝領域共涉及就業人口2000多萬,其中一半的人口來自我國相對貧困的地區。目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全國試點了208個產業集群,其中20個產業集群集中在我國中西部的貧困地區。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