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尕秀村的美好生活(脫貧攻堅高原行)

2020-08-05 19:21:00??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村民拉毛加的牧家樂正在做升級改造,鋪石階、種草皮、立柵欄……說起今日的生活,拉毛加滿心歡喜:“過去放牧住帳篷的時候,哪想過會住上這么美麗的小院子!”

以前,尕秀村只有60多戶人家,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后來建起了定居點。但一開始生活環境并不如人意。

“那時候,牛糞羊糞、垃圾隨處可見,私搭亂建不少,一下雨更是泥濘不堪。”拉毛加回憶。拉毛加說的“那時候”,其實并不遙遠,就在幾年前。但只用幾年時間,尕秀村就來了個大變樣!

2015年,甘南提出了“全域無垃圾”的目標,尕秀村開始向垃圾“宣戰”。

“一開始,干部到村里撿垃圾,村民覺得我們閑得沒事干。放羊放牛路過,還會停下來看。”尕海鎮黨委書記蘇努東珠笑著說,“漸漸地,從群眾看著干部干,到群眾和干部一起干,我就知道這場‘仗’我們要贏了。”

“以前這里挨著國道,又是牧場,垃圾多,看著很不舒服,現在看看,這草原多美啊!”44歲的卓瑪加是曾經的貧困戶,2018年扶貧搬遷來到尕秀村,住進了政府給建的小院子,一家6口養著40頭牛,靠賣酥油、酸奶和務工,一年收入約5萬元,早已脫貧。“現在生活跟這草原一樣美。”卓瑪加望著遠處的草原說。

而今,尕秀村成了樣板村,“全域無垃圾”也成了甘南的一張“金名片”。2015年以來,甘南籌措資金2.9億元用于城鄉環衛設備購置、保潔經費及設施設備日常維護等,組織發動各族干部群眾參與環境綜合整治870萬人次,清理各類垃圾85萬噸。

“改變的不僅是環境,更是觀念,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在老百姓心里扎了根。”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書記俞成輝說,“生態美了,我們還要讓腰包鼓起來,這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環境整治是‘尕秀1.0’,我們還有升級版的‘尕秀2.0’。”蘇努東珠說。

2019年,尕秀村成為國家4A級景區,游客數量大幅增長,給接待能力帶來了挑戰。尕秀村引進了旅游餐飲管理企業,建起了中央廚房,對牧家樂民宿服務統一標準、統一管理;不僅保證了服務品質,也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如今,尕秀有美景有美食,全村393戶1910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萬元。

甘南不只有尕秀,一項鄉村旅游“一十百千萬”工程,催生了旅游專業村167個,扶持發展農家樂、牧家樂、藏家樂1449家,為3.8萬農牧民群眾就地就近實現旅游增收搭建了平臺,農牧民在享受秀美生態的同時,努力追求著自己的美好生活。

“金名片”從何而來(記者手記)

到甘南去,最令人驚嘆的便是“全域無垃圾”。即便在路邊角落,也看不見一個飲料瓶、一只塑料袋……全州4.5萬平方公里,“全域無垃圾”成了一張“金名片”。

怎么做到的?尕秀村的做法很典型,干部帶頭干,群眾跟著干,干群一起加油干,這便是實干精神的生動詮釋。

靠實干實現了良性循環。生態美了,環境好了,群眾的腰包鼓了,也就更有動力去保護生態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甘南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韩欧美亚洲一区精品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线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蜜桃 | 综合视频精品第一区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