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改革故事|國家公園,世界屋脊上的生靈樂土
2024-07-09 14:29:58?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西寧7月9日電(記者王金金、李琳海)雪山之上,源頭活水東流而下,滋潤萬物;原野之間,藏羚羊長途遷徙,繁衍生息;碧水之下,青海湖裸鯉魚翔淺底,奮力洄游……從體制試點到正式設園,在“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越來越多的“自然珍藏”被劃入國家公園范圍內,這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原真性,正得到高水平保護。 牧民永塔家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這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永塔的家被劃入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 騎著摩托車穿梭在遼闊的牧場和險峻的高山間,永塔用相機、筆記本記錄家鄉野生動物、草地情況的變化。他說:“國家公園內的一山一水都是我日常巡護的對象,現在生態越來越好,我們保護的信心越來越足了!” 2021年,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在生態管護崗位“一戶一崗”制度的帶動下,目前有17211名牧民像永塔一樣,成為生態管護員。 在這些生態管護員的巡護記錄中,有水草豐茂的草原,有悠閑覓食的藏野驢……生物多樣性之美,以最樸素的方式被世代生活在這里的牧民記錄。 根據青海省2023年12月發布的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園成效及亮點公報,正式設園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蓋率、產草量分別提高了11%、30%以上,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三江源的變化,是青海建設國家公園實踐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青海積極探索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以加快創建國家公園示范省,推進國家公園群建設。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維護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和我國西北部大環境生態平衡的重要水體。 2022年,青海湖開展國家公園創建工作。生活在青海湖南岸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牧民南加說:“從以前為了發展旅游私搭亂建,到現在為了保護生態統一行動,青海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水鳥增多、濕地面積增加,我們記憶中青海湖美麗的樣子又回來了。”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久謝說,魚鳥共生是近年來青海湖水域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成果之一,經過持續保護,從2002年到2023年,青海湖裸鯉的資源量增加近46倍,目前青海湖裸鯉蘊藏量恢復到12萬噸。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統計顯示,目前青海分布有陸生野生動物665種,其中包括雪豹、黑頸鶴、荒漠貓、黑鸛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0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種,大型真菌260多種。 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主要負責人說,從出臺有關森林、草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到開展專項行動打擊非法交易;從推動雪豹、藏羚羊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到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從提高全省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存水平,到首次將保險機制引入野生動物致害賠償……近年來,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青海國家公園建設日趨完善,綻放出生物多樣性之美。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