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毅前行·一季度經濟觀察丨“含新量”持續提升 全球采購商共享“中國機遇”
2025-04-24 21:26:15?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洪振威 我來說兩句 |
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貨物貿易進出口達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月度增速逐月回暖至6%,逆勢畫出一條上揚曲線。 在美國濫施關稅嚴重沖擊國際經貿格局之際,我國外貿基本盤如何鞏固?外貿人如何頂住壓力尋找“破局”之道? 外國采購商緣何紛至沓來? 本屆廣交會分三期舉辦,第一期就吸引了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人數同比增長20.2%。 總臺央視記者 高媛:我們身后的這個機器人,正在自己走進服務機器人專區。這個新開的專區吸引了非常多的采購商。 魔法原子銷售總監 田罡:我們也希望機器人能站在臺前,為展商承擔一些售前的工作。 “在中國,可以看見未來”,這是記者在廣交會現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今年首次設置的服務機器人專區里,近30%是以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機器人企業。 進入這里,如同進入了未來世界,而品類多樣、技術成熟的服務機器人也受到各國采購商青睞。從送餐到清潔再到采摘,在這些具有成熟應用場景的機器人展位上,消耗量最大的是產品的宣傳冊。 擎朗智能營銷經理 周全:我們帶了300多份宣傳冊,宣傳冊有英語、日語的,還有韓語的。 多國語言的宣傳冊是產品賣向全球的縮影。展臺里的送餐機器人、清潔機器人已經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 在現場,記者還看到了多代靈巧手產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但要讓靈巧手和人手一樣“靈巧”,實際上有很長的路要走。 每根手指都需要一個電機來驅動,這個電機既要體積小,又要輸出較大的力量。 2021年以前,企業一直用進口的電機,推高了制造成本,也制約了產能。 傲意科技首席執行官 倪華良:我們自己研發,基本上是200塊錢一個,是進口產品批量價格的15%左右。 全球采購商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共享“中國機遇”,這背后正是中國完整的產業體系、強大的配套能力和不斷迭代的研發實力,中國制造的“含新量”持續提升。 一季度,我國進出口機電產品5.29萬億元,增長7.7%。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增長超過10%,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22.8%。 廣交世界 多元化市場帶來新機遇 在一家家電企業的展位記者看到,這里展出的都是專為海外市場研發的產品。 海爾海外電器產業有限公司副總裁 張慶福:我們帶來了20多款新產品,都是基于當地化、本土化的用戶需求來做的。像這款空調,68℃的時候能正常運行不停機,這是中東客戶都非常喜歡的一個產品。 這些專為當地市場研發的產品讓客戶眼前一亮,也為企業帶來不少新生意。 中國品牌出海的路越走越寬廣,我國與貿易伙伴的支付服務網絡也越來越完善。記者在廣交會看到,這條一百多米的走廊中,滿滿當當有十幾個跨境支付企業的展位。 跨境金融和風控服務公司XTransfer國際商務經理 陳珍妮:目前應該是有將近40個全球的收款賬戶,新增的比如尼日利亞、南非,還有泰國、越南、菲律賓。 在另一個為企業出海提供支付服務的展位,記者見到了計劃拓展非洲市場的張海涵。因為不了解當地支付規則,他的生意遲遲沒有落地。這次,他終于在廣交會上找到了解決方案。 廣州速鯊網絡科技創始人 張海涵:我們不用去考慮每個國家的政策,我們只需要接入這個工具,然后就可以面向全球的客戶收款。 目前,我國的貿易網絡越織越密。而忙忙碌碌的港口則見證著中國與世界的連接熱度。 深圳鹽田港今年一季度新增了4條國際航線,連接歐洲、亞洲多個港口;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滿載2525輛國產新能源汽車的貨輪駛向南美洲。 山東港口青島港大港分公司市場部 欒福民:中國新能源汽車中南美洲的銷量上漲迅速,我們新開通了中南美洲等地區航線,一季度商品車出口同比增長達160%。 不斷擴大的外貿“朋友圈”正在轉化為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一季度,我國對德國、西班牙、英國等進出口都實現較快增長。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5.26萬億元,占比超51%。多元化的市場格局加快形成。 從“應變”到“謀變” 外貿企業闖新路 在湖北,聯想武漢產業基地的生產線上,每0.6秒就下線一臺智能終端。今年一季度,出口額同比增長17%,歐洲、中東和非洲正成為他們的新增長點。 位于山東淄博的這家服裝公司是山東最大的牛仔服裝生產企業,20%的牛仔系列服裝都出口到美國市場。 面對關稅沖擊,企業搶抓“私人定制”消費市場,建設服裝工業互聯網平臺,蹚出了“互聯網+牛仔制造”的智能制造之路,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生意。 淄博海思堡服裝定制有限公司負責人 馬學強:牛仔服裝的價格不降反升,相比原先出口美國市場,效益反而提升了5%。 在浙江長興,為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當地政府搭建起“工業品直銷中心平臺”,讓優質外貿產品直達本地消費者。 這家鋰電池出口企業90%的產品都銷往歐美市場。面對關稅沖擊,企業迅速與國內醫療企業合作開發便攜式醫療設備電池包,推動內銷業務比重迅速提升。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 肖露:中國外貿是有信心有底氣面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大量涌現,企業依托國內完整的產業體系、強大的配套能力,持續整合要素資源,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拓市場,以服務固根基,以品牌增效益。中國外貿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