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松溪版畫晉京展作品(福州)巡展在福州海峽民間藝術館舉辦,蔡麗的作品也參與展出。記者一行在福建省海峽民間藝術館內見到蔡麗時,她正在環顧四周,調整作品位置,為第二日的巡展做最后的準備。身為松溪縣版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松溪版畫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蔡麗重視每一次版畫展出。她說“每一次展出,都能夠讓版畫更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線里,也更好地激發版畫藝術的生命力。” 6月12日松溪版畫(晉京)作品巡展在福州海峽民間藝術館展出 受訪者供圖 文脈可溯千年 “黑白雙刀”潛心藝術 松溪縣是全國唯一的“五連冠”版畫之鄉,松溪版畫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藝術,文脈可追溯至千年前的建安版畫,即建本所附的圖本。1994年,松溪縣成立女子版畫班,在縣里種下版畫藝術的種子。 “我就是第一期女子版畫班學員,當時全縣僅20多人。”蔡麗說。版畫的獨特創作方式和藝術魅力使她們熱情地投入到版畫的創作中,其作品在松溪嶄露頭角,吸引了一些愛好者投身其中,但是版畫在當時仍然不是主流的藝術。“一段時間后,一些作者因為家庭的原因離開了創作團隊,還有一部分因為創作熱情的缺失放棄了。”蔡麗告訴我們,創作人員的流失,讓松溪版畫的發展一度變得停滯不前。 當時,蔡麗的工作室與住所相隔一個操場,為了版畫藝術的繼續發展,蔡麗每天的行程就是家和工作室兩點一線,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創作和刻印上。“與復制版畫不同,現代創作版畫在畫稿、雕刻和印制上都由畫家一人完成,是畫家獨立的創作,過程比較漫長。”蔡麗說。丈夫蘭坤發也是松溪版畫省級非遺技藝傳承人,夫妻兩人是松溪版畫界有名的“黑白雙刀”,雙雙將精力用于版畫的創作和發展上,便無法常陪伴孩子。“我只得隔著操場‘遙控’孩子。”蔡麗說。 家庭無法兼顧,創作再遇瓶頸,這是讓許多版畫創作者放棄的一道坎。蔡麗也曾一度想放棄,但是仔細想想,只有版畫最能表達她內心的想法。最終,她堅持著拿起刻刀,將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和人生的思辨刻印板上。在創作上的付出,給蔡麗帶來的是豐碩的果實,《鄉村系列》、《都市系列》等版畫作品相繼入選全國的專業美展并且獲獎、被收藏。 蔡麗正在板上進行創作 受訪者供圖 打破黑白格局 走入各類展覽 早期的松溪版畫以黑白木刻版畫為主,黑白木刻版畫極講究刀法和黑白灰的布局,要做到極致特別難,而單一的黑白語言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藝術家的創作表達。2001年,絕版套色木刻的引入拓寬了松溪版畫的技法和創作語言,讓畫家能夠更好的表達內心的創作意圖,也更好的保護了松溪版畫的藝術性。因為,絕版套色版畫是邊刻邊印,一次次一層層套上去,當一幅版畫印好,它的母版也隨之報廢。由于創作的版畫不可復制,存世數量有限,它的藝術價值也因此提高。“你看這幅畫左下角的十分之三,就是這幅畫的原作只有十張,這是其中的第三張。”蔡麗指著一幅畫為我們解說道。 藝術創作的單一手法被打破,版畫的表現能力越來越豐富。剛開始接觸絕版套色版畫的時候蔡麗很興奮,她相信這會是松溪版畫新的發展機會。但是真正在創作過程中,卻面臨著很大的難題。“來授課的廈大魏啟聰教授把絕版套色木刻技法給我們演示講解一遍,待了一個星期回廈門了,剩下的所有東西都靠我們自己慢慢摸索。”蔡麗告訴我們。
蔡麗作品《開心時刻》 受訪者供圖 顏色在有色紙上疊加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有無限的可能,充滿不確定性,達不到自己想要的色彩效果,就要洗掉重來,為了一個滿意的色彩效果調試幾次的顏色是創作中的常事。蔡麗對顏色的苛求在畫室里是出了名的。她說:“色彩的偏差會讓最后的成畫效果和表達的創作意圖都出現偏差。”畫友們常常在畫室里打趣她,“這次又準備花幾天時間啊?”蔡麗一邊回應伙伴的玩笑,一邊繼續試色,實在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時,蔡麗只能選擇先擱置兩天。畫作上有幾個顏色,就需要刻印幾次,每一次刻印都要進行許多次顏色調試,總想著要那個最滿意的色彩效果。就這樣反反復復,一副作品完成往往要花費蔡麗一兩個月的時間。 蔡麗指著自己掛在展廳的幾幅作品說道:“這幾幅創作時間都達一個月以上,面積最大的一幅畫花了我兩個月。” 這么多年來,憑借著對家鄉的熱愛,對版畫創作的熱愛,蔡麗走過松溪的許多地方,并用手上的刻刀一刀刀在畫中呈現出來,其作品刀法輕松活潑、內容扎根生活、構思立意新穎、畫面簡潔明快,在業內獲得了一定的高度。她的作品入選第十一、十二屆全國美展;入選第十五、十六、十七、十九屆全國版畫作品展;入選第六屆全國體育美展;入選上海世博會中國美術作品展;入選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并且在這個展覽上斬獲最高獎項;入選第五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等全國性的專業美展。2018年5月6日,蔡麗的作品《鄉村之十三》與丈夫蘭坤發的《城雕-紅色的記憶》以及另一位版畫創作者陳維星的《都市·第一縷陽光》一同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蔡麗形容最初入選國展的感覺是:“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滿滿都是創作的動力。” 松溪版畫(晉京)作品巡展吸引了許多版畫愛好者 李典利 攝 多方聚力 熱情傾注非遺傳承 刀木之音,躍然畫中,松溪風采,畫中綻放。二十多年來,松溪版畫在藝術創作中穩步前進,從最開始的興趣班發展成為閩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蔡麗認為“這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大批愛好者的推動。” 在地方政府推動下,松溪縣先后成立民間版畫協會、松溪縣版畫院;并與2001年舉辦首屆松溪版畫展暨全國版畫之鄉作品邀請展。松溪縣還出臺了扶持版畫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設立500萬元的版畫產業發展基金,用于松溪版畫的宣傳參展、人才培養、作品創作、生產銷售等事業發展和產業扶持項目。如今,松溪版畫不僅是收藏品,還作為室內裝飾用品走進了千家萬戶。 另一方面,松溪版畫創作者們正形成一個團體。“我們常以團體的形式出現在全國各類美展上。”蔡麗解釋道“版畫作為藝術品有賴于作者知名度,市場極為有限。以團體的形式出現,更有利于打響品牌。”近年來,他們積極參展辦展打響知名度,“不論是參展獲獎,還是提高版畫的市場價值,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作者創作積極性,鞏固甚至擴大創作群體,很好的促進了版畫的傳承和發展。” 她說。 在版畫藝術傳承上,蔡麗帶領著團隊做了許多嘗試。他們在縣版畫院開展零基礎免費體驗版畫活動,為版畫愛好者免費提供材料、免費教學;每年開展版畫骨干作者培訓活動,凝聚骨干隊伍創作活力;定期給教育版畫社團進行培訓,再由社團的老師傳授給他們的學生。 現在,除了日常創作和參展,蔡麗還經常帶著團隊走進校園進行版畫教學工作。蔡麗告訴我們早在1999年她就開始在縣實驗小學進行版畫班授課,版畫進課堂讓松溪的孩子們從小就開始接觸版畫,孩子們從吹塑紙、PVC板的創作到高年級的套色版畫,由淺入深認識版畫創作。“讓學生去接觸它,了解它,版畫其實不難的。”蔡麗說。 薪火相承,成燎原之勢。如今,松溪縣擁有2位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7位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共有成人骨干作者100多人,創作1000多幅作品。“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版畫創作者加入到我們版畫創作隊伍。版畫未來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蔡麗堅定地說。
|
在版畫藝術傳承上,蔡麗帶領著團隊做了許多嘗試。他們在縣版畫院開展零基礎免費體驗版畫活動,每年開展版畫骨干作者培訓活動,定期給教育版畫社團進行培訓,帶著團隊走進校園進行版畫教學工作……
松溪縣先后成立了民間版畫協會、松溪縣版畫院,還出臺了扶持版畫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松溪版畫創作者們正形成一個團體。以團體的形式出現,更有利于打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