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4日訊(本網記者 林婕 通訊員 鐘燕瓏 李曉涓)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和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期間,洛江區委社會工作部依托雙陽街道“三區聯享空間”連心橋實踐站,聯動高校、社會組織及黨員先鋒力量,以“黨建帶群建、服務促治理”為主線,立足實際,開展系列特色實踐活動,不斷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提質增效。 “她山可攀·xin光自綻”女性成長團輔活動現場。洛江區委社會工作部 供圖 凝聚“她力量” 為基層治理注入“柔實力” “三八”國際婦女節當天,“她山可攀·xin光自綻”女性成長團輔活動在洛江區雙陽街道“三區聯享空間”連心橋實踐站舉行。來自企業、新就業群體、科技園區的女性代表齊聚一堂,在洛江區委社會工作部與專業黨建心理服務團隊的引領下,通過“黨建引領+心理賦能+社群共治”的創新模式,共話新時代女性突破成長瓶頸、融入基層治理的實踐路徑。 洛江區委社會工作部以此次活動推動女性從“服務對象”轉變為“治理主角”,為基層治理注入“柔實力”。本次活動以“攀登人生山峰”為隱喻,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融入敘事療愈環節,引導女性從“被動接受社會規訓”轉向“主動參與治理實踐”,生動詮釋“柔肩擔重任”的巾幗擔當。 “連心橋實踐站不僅是心靈的港灣,更是黨組織為我們搭建的成長加油站!”一名女性企業高管在分享中說道。 黨員志愿者們帶領孩子們開展“垃圾分類·家園共治”情景教學。洛江區委社會工作部 供圖 校社聯動“紅色引擎” 培育基層治理“青春戰隊” 3月16日,洛江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華僑大學文學院“薪火相傳”黨員志愿服務隊,在社區開設“知舟計劃”周末課堂。活動聚焦青少年“勞動教育缺位”“過度依賴電子產品”等現實問題,精心設計“理論輔導+實踐育人”主題活動。 “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必須從娃娃抓起!”活動現場,黨員志愿者們帶領孩子們辨識五谷雜糧、講述農耕文明史,同時開展“垃圾分類·家園共治”情景教學,通過“紅領巾監督崗”引導青少年參與社區環境巡查。 “孩子現在主動幫家里分揀垃圾,用舊奶粉罐做了個筆筒,還給我們講藜麥和小麥的區別。”一名家長高興地告訴記者。 志愿者們將灰暗石墩彩繪變身。洛江區委社會工作部 供圖 黨員包干民生小事 擦亮社區治理“幸福底色” 群眾關切處,即是治理發力點。針對居民反映的“小區石墩安全隱患”問題。在“居民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機制下,3月18日,洛江區幸福禾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走進洛江區萬安街道后埭社區,利用手中的畫筆,將灰暗石墩彩繪變身,成為扮靚社區的一道風景線。 這場“藝術微改造”,正是洛江區委社會工作部踐行“楓橋經驗”、推動“問題清單”變“幸福賬單”的鮮活縮影。“彩繪石墩給社區里增加了一抹色彩,既提亮了環境,更點亮了民心!”社區老黨員張師傅豎起大拇指。 從賦能女性成長到校社聯動培根鑄魂,從環境微改造到社情民意共商共議,以“小切口”推動“大治理”。下一步,洛江區委社會工作部將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把黨建引領貫穿治理全過程,書寫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善治的生動篇章,讓黨旗在服務民生一線高高飄揚。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