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邦航天署17日宣布,俄羅斯于當天晚間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用“聯盟-2”運載火箭發射6顆衛星和1個試驗裝置。
俄航天署發布消息說,火箭于莫斯科時間19時55分(北京時間23時55分)從拜科努爾發射場順利升空,隨后將在近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內把這6顆衛星和1個試驗裝置陸續送入預定軌道。
據介紹,這6顆衛星分別為“流星-M”氣象衛星和“ZA-002SumbandilaSat”、“白鶴”、“大學-塔季揚娜-2”、“國立烏法航空技術大學衛星”、BLITS5顆微型衛星。
據俄羅斯聯邦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局副局長瓦列里·佳久琴科介紹,“流星-M”屬新一代氣象衛星,重2755千克,在軌壽命5年,將進入離地面83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該衛星將用于礦藏勘探、地震、洪澇等自然災害預報、大氣臭氧層及近地空間輻射研究、海洋和極地冰層狀況監督等。
據俄羅斯科研生產企業全俄電機科學研究所總裁兼總設計師列昂尼德·馬克里堅科介紹,俄羅斯最后一顆在軌氣象衛星已經于2004年退役,近五年間,俄羅斯一直通過國外的氣象衛星獲取相關信息,“因此,流星-M衛星的發射將改變目前這種局勢”。
另外5顆微型衛星也將分別用于科研及探測等任務。其中,“ZA- 002SumbandilaSat”衛星由南非一家公司研制生產,重81千克,將用于地球遠距探測和非洲南部地區的地面監測。“白鶴”衛星重170千克,將用于海上、空中和陸地遇難目標的搜尋及營救工作。“大學-塔季揚娜-2”衛星由俄全俄電機科學研究所與莫斯科大學共同研制,重90千克,將用于研究地球大氣、電離層及地球磁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國立烏法航空技術大學衛星”重35千克,將用于進行教學和科研任務。BLITS衛星重7.5千克,將用于研究地球物理學、地球力學和相對論領域里的科學問題及完成衛星軌道高精度測量和預報等任務。
此外,“聯盟-2”火箭還將1個技術試驗裝置IRIS送入軌道,該裝置重40千克,任務是在軌道飛行條件下研究氣壓硬化結構技術。
“聯盟-2”運載火箭原計劃于本月15日發射,后因天氣等原因發射時間推遲至17日。該火箭是俄羅斯近年來研制的一種新型運載火箭,于2004年首次成功試射,火箭發射重量約311噸,能將約7噸重的載荷送入軌道。
![]() ![]() |
- 2009-09-16廣電總局:個人不得安裝和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
- 2009-09-14韓美軍用衛星畫面顯示朝鮮開閘確為泄洪
- 2009-09-01中國發射的印尼衛星狀態正常 可實施變軌
- 2009-09-01中國為印尼發射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
- 2009-08-27調查顯示中日民眾對兩國關系看法有所改善 韓國衛星昨墜毀 韓俄或將相互指責
- 2009-08-27韓國衛星昨墜毀 韓俄或將相互指責
- 2009-08-26韓國官員稱羅老號搭載衛星已墜入大氣層燒毀
- 2009-08-26韓國稱衛星整流罩未正常打開致衛星未進預定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