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背包與睡袋的示威者原計劃“占領”華爾街并當街宿營,但紐約警方提前封鎖了華爾街周邊數條街道。
新聞背景
17日,近千美國人在紐約華爾街附近游行。這場由反消費網絡雜志“廣告克星”組織在網上發起,名為“占領華爾街”的活動,旨在表達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不滿,抗議金融體系“青睞”權貴階層的現實,據稱,全球74個城市也會有人示威響應。有國外媒體將這場活動稱之為美國式的“革命”。
對此,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華爾街的游行示威與中東、北非的“革命”浪潮有本質區別,兩者沒有可比性。不過,無論這場游行結果如何,美國政治分裂、兩極分化、貧富差距大等深刻社會問題已經凸顯在世人面前。
文/本報記者 蔣林
抗議前瞻
抗議活動或會繼續
不排除演變成騷亂
據報道,此次示威活動的發起者早在其網站上將他們的抗議活動與“中東北非革命”相提并論,稱“跟我們在埃及、希臘、西班牙和冰島的兄弟姐妹一樣,我們計劃使用群眾占領這一革命戰術,恢復美國的民主,我們也鼓勵通過非暴力手段實現目標,最大限度保護所有參與者的安全。”
對此,有國外媒體將這場“占領華爾街”的抗議活動稱之為美國式的“革命”。
稱為“運動”更準確
對此,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陶文釗表示,“占領華爾街”的抗議活動不會演變成大規模騷亂,維護社會秩序是奧巴馬政府的責任,出現大規模騷亂局面對誰都不利。
陶文釗進一步分析說,將這次抗議稱為一場“運動”更為準確,其與發生在中東、北非多國的所謂“革命”在原因和背景方面都有本質上的不同,更不能將其貼上所謂“革命”的標簽。
不過,陶文釗預計,這種“和平抗爭”可能會持續下去,抗議人數也許會增加。
“廣告克星”雜志總編輯拉森表示,此次“占領華爾街”的抗議活動不能與上月倫敦騷亂相提并論。
拉森說,抗議能否維持和平抗爭將是成敗關鍵,但他也承認,抗議活動人數眾多,可能難以控制局面,而且,抗議者在街頭扎營以及設置路障都可能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