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6次訪華凸顯中德特殊關系
www.shockplant.com?2012-08-31 15:22?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中德務實合作應成為大國關系積極有為的典范 8月3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談,并共同主持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 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中德關系近年來取得的積極進展和良好態勢,成為當前世界大國關系中少有的亮點。在默克爾總理率團出席中德第二輪政府磋商、進行她任內第六次、年內第二次訪華之際,在輿論普遍關注中德高層頻繁互動、政府間磋商陣容龐大和議程密集之外,更應當引發國際社會的思考:在世界經濟陰晴不定、國際政治波詭云譎的情況下,大國應當怎樣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應當怎樣合力去構建積極有為而非消極對抗的相互關系。 專注發展、同舟共濟是中德合作的動力 專注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將經濟和技術合作這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無疑是將地理上相距遙遠的中德兩國緊密聯結起來的最強有力紐帶。中德雙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為兩國建交四十年交上了一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從1972年的2.75億美元到2011年的1690億美元,雙邊貿易增長600多倍。德國已成為歐洲對華投資和輸出技術最多的國家,在華設立企業7000多家,累計投資項目7500多個,對華投資超過300億美元。德國對華輸出技術累計近1.6萬項,合同金額占中國自歐盟技術引進合同總金額的近40%。同時,德國也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的投資目的地,累計金額近10億美元,僅2011年中國在德投資項目總數就達158個,成為當年在德投資項目最多的國家。 2009年以來延宕至今的歐洲債務危機,是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面臨的自二戰以來最為嚴峻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也是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但正是在問題和挑戰面前的相互依存和彼此信賴,使得中國已經成為德國領導歐洲應對危機而必然要借助的主要“外力”之一,中德關系因此取得了一年一個新臺階的跳躍式發展:2010年中德關系升格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11年雙方成功舉行首輪政府磋商。中德政府磋商是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建立的最高級別的對話機制,也是目前德國政府最為重視的與歐洲以外國家政府的協商機制,被兩國領導人譽為一個“創舉”。作為中德之間級別最高、規模最大、議題最為廣泛的政府間對話,政府磋商機制的建立充分體現了中德關系的戰略性、全局性和協作性。從首輪政府磋商的議題和執行情況來看,“深化政治互信、促進互利合作”成為磋商的宗旨,議題涉及政治、經濟、環境、社會、科技、教育、文化和媒體等各領域,已超越傳統的政府間合作范疇,深入到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社會治理經驗共享以及文化相互認知等層面,充分體現了兩國政府心無旁騖、專注發展的協作精神。同時,由政府首腦親自主持,多位政府部長親自參與也充分體現了中德政府強大的執行力和高效率。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31]溫家寶今日將全程陪同默克爾參觀故宮
- [ 08-31]中德“特殊關系”引熱議 豐厚合同令柏林興奮
- [ 08-31]德媒稱默克爾赴溫家寶家鄉參觀是極大外交榮耀
- [ 08-30]吳邦國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升議會合作水平
- [ 08-30]中國將向空客訂購50架A320飛機 約35億美元
- [ 08-30]默克爾將訪天津 德企發展受關注
- [ 08-30]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聯合聲明(全文)
- [ 08-30]胡錦濤會見默克爾:維護全球金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