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改革·發展 > 正文
價格工作怎樣更好地服務“三農”
www.shockplant.com?2009-09-09 17:06?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隨著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與做好價格工作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當前,在我國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是保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礎,也是價格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陜西省物價局在開展專題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途徑,取得了一定成效。

  當前價格工作在服務“三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價格工作服務“三農”還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價格杠桿緩解農產品價格周期性波動的能力較弱。主要原因在于:實行最低保護價的農產品范圍比較窄;價格杠桿調控農產品生產和供給的手段、時機以及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價格調控手段的有效性、靈活性和預見性還不高;有利于發揮比較優勢的農產品進出口價格調節機制需要健全完善;期貨市場發展滯后,難以發揮熨平農產品價格波動、引導農民種植養殖的作用。

  價格調節基金扶農惠農的作用有限。價格調節基金是價格法賦予物價部門價格調控的重要手段。從1995年到2008年,陜西省共征收價格調節基金46.18億元,其中可直接服務“三農”的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只有3.77億元,僅占8.16%;截至2008年底,全省用于惠農支農的價調基金6.33億元,僅占13.7%。

  農村土地流轉中的價格管理不力。在農村土地流轉中,集體土地征用補償價格機制不完善,征地過程中同地不同價、低價征用土地等問題十分突出。土地基準價格雖然列入《陜西省政府定價目錄》,但物價部門一直難以介入,農村土地流轉中的價格問題亟須探索解決。

  涉農價格監管乏力。農村市場價格監管工作被淡化,以前行之有效的涉農價費公示、明碼標價工作有所松懈。基層物價機構力量不足,物價管理未能有效地向農村延伸,普遍存在價費公示有空白、公示的覆蓋面不足、公示內容不規范、價費政策調整后公示內容不能及時更新等問題。

  價格信息服務難以滿足農民的需求。農產品價格信息服務的時效性、針對性不強,預測性、前瞻性缺失,對農民的指導作用不大,過時信息還容易對農民造成誤導。信息傳播機制不健全,信息發布渠道不通暢。

  價格管理體制不完善。突出表現在市縣物價部門開展工作的制約因素較多:一是基層物價部門缺乏人員,在轉變職能中沒有發揮應有作用;二是價格執法阻力較大;三是在對行業和部門進行價格檢查時,要求越級辦案須先辦委托再檢查,導致檢查效果大打折扣。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制服综合第一页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 | 五月天福利国产视频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