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哲學,哲學指導生活。用哲學的思想武裝頭腦,指導生活,你會感受到生活的情趣,思想上就會少一些疙瘩,情緒上就會少一些煩惱,認識上就會少一些困惑。
在我的生活中,哲學中的辯證法與我走得最近,感受最深,用得最多,特別是唯物辯證法中對立統一規律的矛盾論。眾所周知,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和動力,它貫穿于唯物辯證法其它規律和范疇之中,是唯物辯證法科學體系的實質和核心。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內部和事物之間都包含著矛盾的兩個方面,矛盾的雙方即對立統一。事物的運動發展在于自身的矛盾運動,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一般和個別)統一于客觀事實。矛盾論用于指導生活,你就會多添一些生活情趣,如二、三歲的幼兒,一回到家就喜愛亂翻、亂擺、亂丟東西,還喜歡亂爬、亂跳、亂拿,大人一般從衛生、安安等角度看,覺得小孩調皮搗蛋、不聽話而生氣,有時還發火,不免拿幼兒出氣,但若用矛盾論分析,你會發覺這是小孩子的天性,是他感知、認知事物的有益嘗試,從教育、培養、引導的角度出發,你會覺得幼兒既天真活潑,又聰明可愛,還好學求知,不僅不會阻止和泯滅小孩的童心發揮,還會引導和參與其中,覺得其樂無窮,仿佛自己也再次回到了童年。
唯物辯證法的第二大規律是量變質變規律,該規律指出: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到一定程度引起質變,產生新質,然后,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量變是質變的基礎和必要的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質變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形式和形態。質量互變規律可運用于生活的事例很多,如小孩的教育,也包括成人的學習,不日積月累,匯滴成河,想一夜成名,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正如成語所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集腋成裘、積土成山等。質量互變規律在生活中所體現的精神,最經典的莫過于愚公移山,最常見的體會和感受則是堅持和毅力。人生之路如同一次長跑,經歷同等長的歲月,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有毅力、能堅持的人,往往能走得更遠,若兩邊是風景,則看得更多;若分路段給予獎勵,則收獲更甚,若論人生的意義,則價值更大。再具體一點,將人生分成幾個階段,就會更有可比性,如:同經歷初中階段,有人上重點高中,有人上普通高中,也有人回家待業;同經歷高中階段,有人上重點本科,有人上一般本科,也有人上專科或務農務工等;還有在同一個單位,甚至同一種崗位,有人成專家、成領導,也有人默默無聞一輩子無起色等。之所以有這些區別,就是質量互變規律在各人身上發生的作用不同,也是各人對質量互變規律的感受、認知不同,以致在各自人生的道路上把握不同。
![]() ![]() |
- 2009-10-10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自然辯證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