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西部文化必須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是保護與發展的關系。
西部地區大都是內陸,由于歷史、地理、經濟發展狀況等多種原因,許多區域交通閉塞,信息不靈,但那些沒有受過人為破壞的山川原野,卻孕育了看似封閉而實則樸實奔放、情感鮮明的地域文化,這種地域文化本身就是歷史留存的文化資源,它們既是傳統的又是自然的。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地域文化也會打上時代的烙印,也會隨著歷史的進步而向前發展,但這種發展必須是在對地域文化加以保護的基礎上才能完成。如果舍棄本身而去盲目地追趕東部甚至西方文化,其結果不是在追趕中迷失方向,就是在追趕中消滅自我,不僅不能生發出新文化的火花,而且還會失去傳統文化的光芒。因此,在西部大開發中必須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優秀文化遺產的保護,切忌在引進發達國家和東部發達地區尖端科學、先進生產技術時,只重視自然資源的開發,而忽略了文化資源的開發,甚至錯誤地用開發自然資源的方式開發文化資源。只有邊保護、邊發掘,邊投入、邊發展,立足地域、面向世界,綜合規劃、分步實施,才能積極穩妥地推進文化資源的開發,促進西部地區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向前發展。
二是繼承與創新的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些所謂的文人,為了追趕西方文化的時髦,盲目熱衷于所謂“私人化”、“個性化”的文藝創作,對本土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不屑一顧,少數人甚至把西方文化中的個別流派當成學習的范本,似乎越抽象文化品位越高,越玄乎越能折射人性,有的以筆墨起家的國畫家甚至聲稱中國畫“筆墨等于零”。不知他們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張大千早年去找畢加索學畫,畢加索說“你到巴黎來做什么?巴黎有什么藝術?在你們東方,在非洲,才會有藝術。”象畢加索這樣的大師尚且如此看重地域文化,可見地域文化有何等獨特的魅力。因此,在發展西部文化中,作為文藝工作者來講,應當繼承和創新并重,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把更好地繼承作為創新的目的,使繼承和創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三是交流與融合的關系。
從時代的變遷和歷史的發展看,各民族文化的形成都經歷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積累,他們之間既有獨立性,又有相通性,每一種文化都凝聚著本民族的勞動智慧和思想精華,其獨特的民俗風情和豐富的人文內涵是其它文化所無法完全替代的。但社會的發展進步又要求各種文化之間打破地域界限,為各族人民所共享。這就必然要使地域文化邁開腳步走進多元文化的大家庭,同時也敞開胸懷接納外來文化的加入,于是就有了各種文化在交流基礎上的融合。但這種融合并非要剝奪各種文化的自主性和特殊性,相反,是在融合中更充分地展示和提煉各種文化的獨特風貌、推動各種特色文化向前發展,通過這樣的交流、融合、發展,再交流、再融合、再發展,就會使整個西部文化都上升到一個新的發展水平。
四是藝術家與西部的關系。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對西部經濟的發展來講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對西部文化的發展同樣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作為藝術家來講,西部大開發也相應為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西部地區的民族民間文化在國內外皆享有盛譽,無論是文學、書畫、雕塑,還是音樂、舞蹈、戲劇,乃至民族民間工藝以及宗教、建筑、服飾等等,無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迷人的風情民俗。只要廣大的藝術家肩負起投身西部大開發的歷史使命,以振興中華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到西部地區各族人民的偉大實踐和火熱生活中去尋找自己的藝術語言,就一定能夠在發展西部文化中大有作為。
西部--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西部--藝術家的耕耘熱土。愿西部大開發的浪潮將西部文化之舟推向大千世界、推向輝煌明天!
- 2009-10-17溫家寶:正研究新的推進西部大開發政策
- 2009-10-16中國再次吹響西部大開發號角
- 2009-10-15西部大開發擴建8條鐵路 總投資3582億元
- 2009-10-12發改委公布西部大開發18項重點工程 投資4689億
- 2009-06-26發改委:國家正在研究制定新的西部大開發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