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群言薈萃 > 正文
城市社區居民價值觀的歷史發展與現代培育
——新中國60年居民價值觀考察
www.shockplant.com?2009-11-24 12:40? 侯勇?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2.社區價值觀重建階段(1978-1990年)

1978年,社會學學科恢復和重建,標志著社區研究的重建,社區服務和建設應運而生,社區研究涉及農村、小城鎮、城市社區、社區理論與發展等課題,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社區建設理論相對滯后于社區建設實踐的發展,學者們過多關注結構和表面化的東西,忽視了社區價值觀培育這個社區靈魂的研究。這個時期的顯著變化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利益多元化驅動,人們由“單位人”轉變成了“社區人”,價值觀開始從一元轉變為多元、從封閉型到開放趨勢,受西方價值觀影響,則從集體主義走向強調個人的價值取向,呈現出崇尚個人主義價值觀的特征。

3.社區價值觀發展階段(1991年-至今)

20世紀90年代開始,出在社區服務基礎上,國家正式推出社區建設概念,標志著具有時代特色的社區建設興起,社區價值觀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政府機構改革和“單位制”被打破,城市居民逐漸從以政治屬性為主到市場經濟屬性、由“單位人”到經濟獨立的社區人”的轉型,黨和政府既號召人們樹立和高揚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發揮集體主義價值觀主流作用,抵制拜金主義、拜權主義、享樂主義價值觀,又承認個人合法利益,不忽視個體利益,強調正確處理集體與個人的辯證關系,呈現出一元和多元的統一、個人價值取向和社會價值取向相協調的特征。

三、城市社區居民價值觀培育生成機制

社區居民價值觀培育有兩個機制,一個是社會外部機制,即外生動力;一個是居民個體內在建構機制,即內生動力,通過這兩個原動力建構有效促進社區居民價值觀生成。

(一)外生動力——社會生成機制

1. 環境催生機制。社區作為社會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與社會發展具有休戚相關的聯系。要著眼于社區環境對居民思想、觀念、情感和心理等方面的熏陶,通過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區文化環境建設,實現“政府舉辦活動,企業獲取利潤,群眾享受文化”的三贏,利用社區“大文化”中的“公益文化、盈利性文化、社區節慶活動、社區居民文化休閑方式和和家庭文化形態、企業文化、科普體育文化、觀念文化、人文景觀” 建設,展現社區家庭生活、社區交往活動、社區日常休閑活動的社會生活功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把社區共同愿景與社區居民價值觀結合起來,增進社區居民的社區認同感和歸屬感,融價值觀于社區建設活動之中,滲價值觀于社區交往互動之中,立價值觀于管理者和榜樣的示范,強化社區居民價值觀環境催生養成。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 午夜天堂电影在线 |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久热 | 久99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91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