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底至1961年初,中國邊防部隊與緬甸國防軍在中緬邊境“金三角”地區前后兩次實施了聯合清剿國民黨殘軍的作戰行動,史稱中緬聯合勘界警衛作戰。這是我軍歷史上特殊的、鮮為人知的越境作戰行動,作戰目標和目的是清剿國民黨殘軍為中緬聯合勘界掃除障礙。
周恩來、陳毅召見昆明軍區副司令,了解逃入緬甸的國民黨殘軍情況 毛澤東在一份情報上批示:應引起警惕,軍委亦應派員去云南具體落實 緬甸將國民黨殘軍盤踞金三角的材料端到聯合國桌面上 并不是所有的殘軍,都登上了開往臺灣的飛機
從1957年開始,緬甸邊防軍就幾次明求或暗示,希望中國邊防部隊在緬軍對盤踞在“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殘軍攻擊時,進入緬甸境內給予協助。但這跨國界的軍事行動,地方部隊是不能定奪的,只能等待雙方最高決策層的決斷。
1960年4月末,周恩來結束對緬甸、印度、尼泊爾的國事訪問,在前往柬埔寨、越南之前,曾在昆明短暫停留。在此期間,他和陳毅副總理召見昆明軍區副司令員魯瑞林,詳細了解了逃入緬甸的國民黨殘軍情況。
為什么逃入緬甸的國民黨殘軍會引起周恩來如此高度關注?原來,就在周恩來訪問緬甸期間,緬甸國會剛剛批準了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中緬關于兩國邊境問題的協定,并依此協定兩國將共同勘界,而勘界過程中有可能會遭到國民黨殘軍的騷擾。再有就是早在1959年5月4日,毛澤東曾在昆明軍區呈送的內參文件上作了“應引起警惕,派得力人員去調查并研究對策,中央軍委亦應派員去云南具體落實”的批示后,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便對盤踞緬甸“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殘軍更加關注。
這批國民黨殘軍原屬國民黨第八軍九十三師二七八團,是在人民解放軍追擊打擊下,于1950年3月逃入緬甸“金三角”地區的。由于這一地區重巒疊嶂,民居寥落,大部分處于原始森林覆蓋之下,緬甸軍隊在此幾乎沒有設防,這千余敗兵便扎下腳跟,得以喘息。緬甸軍方發現這支國民黨軍后,勒令其撤離緬甸國土。但這支走投無路的潰敗之師,似乎除了盤踞“金三角”之外,難覓立足之地。于是緬甸政府決定以武力驅趕,可絕境求生的國民黨殘軍,竟頂住了萬余緬甸正規軍的攻擊。
此情形傳到臺灣,蔣介石驚喜異常,中緬邊界居然還有如此能打的國軍。蔣立即召見國民黨原第八軍軍長李彌,命他赴金三角統率舊部。后經李彌的苦心經營,該地區國民黨殘軍數量漸漸擴充到近2萬人,占據了比臺灣還大的地盤。
- 2009-11-03出兵金三角:中緬聯合清剿國民黨殘軍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