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度GDP增長率(當季)

2008年7月—2009年10月出口變動率(當年累計)
內容提要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有效貫徹執行,對我國經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回升向好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在即將到來的2010年,面對世界經濟復蘇基礎不穩固的外部環境以及經濟回升內在動力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業基礎仍不穩固、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的內部環境,必須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在新的形勢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根本方向,是要服務于宏觀調控的總體目標,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注重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注重夯實農業發展基礎、促進城鄉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注重推動出口穩定增長、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的活力和動力,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作出的重要判斷和部署,對于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全面勝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得重要成效
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世界經濟遭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最為嚴重的危機。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擴散,世界經濟嚴重衰退,我國外部經濟環境急劇惡化。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減慢,對外貿易驟然下降,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重重,失業人員大量增加,社會信心受到嚴重影響。面對如此嚴峻復雜的局勢,黨中央、國務院見事早、行動快,決策果斷、應對從容,堅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及時制定和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把擴大內需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基本立足點,全面實施并不斷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統籌做好保增長、保穩定、保民生各方面工作。經過努力,我們有效遏制了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態勢,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正逐步回到平穩較快增長的軌道上來。
- 2009-10-15北京樓市出現住商倒掛 研究稱缺乏宏觀經濟支撐
- 2009-09-23任志強:中國宏觀經濟如不下滑 樓市也不會現拐點
- 2009-08-22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會更加樂觀股市樓市向好
- 2009-07-29宏觀經濟走勢有望化“U”為“V”
- 2009-06-14央行調查顯示:宏觀經濟熱度指數5個季度來首次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