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理論參考 > 正文
王東京:質疑“土地換社保”
www.shockplant.com?2009-12-24 08:18?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我來說兩句

學界討論“土地換社保”好些年了,是老話題。不過時至今日,此建議已不再是學者的紙上談兵,不少地方有實施。我最早看到的案例,是五年前福建邵武市的試點。那次赴邵武考察,拜訪過政府官員,也走訪了農民工家庭,對當時市政府推行土地換社保,贊成者明顯地多。既然大家都擁護,我一個旁觀者當然不好反對。改革總得往前走,而自己又拿不出比這更好的辦法,邊走邊看,摸著石頭過河也是可取的吧。

實話說,我當初贊成土地換社保,主要的考慮有兩點,一是土地要適度集中。關注“三農”多年,有個觀點我始終堅持,那就是農民致富必須規模經營。粗略算賬,當下農民人均耕地不足2畝,每畝凈收益不過500元,滿打滿算,種地收入人均也就1000元。這是說,人均兩畝耕地維持溫飽可以,但卻不能大幅增收。然而困難的是,現有耕地皆已承包到戶,耕地很難集中。曾到豫東農村作過調研,發現有的農民進城務工已近10年,可耕地卻不肯讓出,自己廣種薄收;而留守的農民想多種地卻又無地可種。二是從農民工的保障看。眾所周知,進城務工農民由于沒有社保,有后顧之憂;加上工作朝不保夕,不穩定,萬一哪天在城里呆不下去最終還得回鄉下去種地,所以在農民眼里,耕地是最后的防線,其實也就是他們的保障。所謂“寧可拋荒,不肯失土”,不是說農民與生俱來就戀土,而是進城農民沒有安全感。要是農民工有保障,在醫療、養老等方面能享受城里人的同等待遇,可在城市長期扎根,安居樂業,他們為什么還會不放棄土地呢?這樣看,讓農民用土地換社保也就不失為一個辦法。

當然這是我原來的看法。最近有兩件事對我觸動較大,不得不反思:一是金融危機。有目共睹,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說是“重創”并不過分。由于出口受阻,去年中小企業(特別是出口加工企業)倒閉6.7萬家。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農民工也因此大量下崗,據官方的數字稱,去年下崗返鄉的農民工達2000萬。當時有人擔心,這么多人失業會不會釀成社會動蕩,可事實證明卻有驚無險。何以會如此?關鍵原因還是農民工在鄉下有塊地。謝天謝地,當初他們沒拿土地換了社保,否則下崗后沒退路,后來的局面恐怕難以收拾。

另一件事,就是國務院決定從今年起著手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而且說做就做,年內已在百分之十的縣(市、區)先行試點。為農民辦養老保險是好事,我當然贊成;何況關系到社會穩定,政府也該出力。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既然政府有意為農民辦保險,那么就不應該讓農民用土地換。不必深想,假如留守農民的養老保險是由政府出錢,而進城農民工則要用土地換,都是農民,怎可以厚此薄彼呢?再說,若進城機會成本太高,誰會離鄉背井去務工?而農民不進城,土地不也照樣集中不了么?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观看激情AV更新 | 五十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午夜性开放视频久久…爽 | 在线观看免费不打码片 | 午夜精品少妇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