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熱”為何高溫難降?——教育熱點系列調研報告之一
www.shockplant.com?2009-12-24 14:42? 曾曉東 馬偲?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在改革方向的選擇上,仍然有接近50%的家長反對“選擇”,希望通過考試篩選來“分配”教育機會,在有些城市,超過60%的家長希望今后的招生制度能夠按照考試成績招生。
(2)地級市的家長對“選擇”的偏好明顯小于省會城市
調查結果顯示,擇校和非擇校家庭在招生制度改革方向的選擇上沒有明顯差異,但是,地級市和省會城市的家長卻表現出明顯不同的選擇偏好,地級市的家長對考試的偏好要比省會城市的家長強烈得多。

圖8:省會和地級市家長對“考試”偏好的差異
五、調查的主要結論
以上調查數據展示了我國不同區域、不同層級的城市中,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的基本信息,從這些信息中,我們可以進一步得出兩個主要的結論:
1.個體“擇?!毙袨榈睦鄯e產生了社會的“負外部性”
“擇校”作為學生從分配的教育機會中逃離,重新尋找新的教育機會的機制,提高了選擇者個人的效益,但這種個體行為的累積,卻產生了不好的社會效果:社會群體間的分隔,這背離了義務教育的核心價值。這是個體選擇行為導致社會代價的最突出表現,經濟學中將其稱為“負外部性”?!皳裥!彪m然也要付出一定的經濟和心理成本,但調查顯示對“擇校”成本敏感的家長非常少,而收益卻非常明顯,這個收益既包括子女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包括優質學校學生特質累積產生的、有益于成長的學校環境和交往環境,這些足以補償擇?!俺杀尽?。
相關新聞
- 2009-12-22公權染指擇校費讓教育資源天平更失衡
- 2009-12-22開封擇校問題屢禁不止 政府被指從中獲利
- 2009-12-15高考“裸考”成民心所向 “擇?!鳖B疾期待猛藥
- 2009-12-15調查:擇校費、大學高學費和高考加分最有違公平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