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把群眾公認作為推進干部選拔任用信息公開的目的。群眾滿意不滿意是檢驗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水平的標準,也是衡量干部選拔任用信息公開效果的重要標尺。我們按照“一法、一綱要、三條例和十一個法規性文件”精神,進一步樹立“注重品行、科學發展、崇尚實干、重視基層、鼓勵創新、群眾公認”的“六種導向”,確立了“三用三不用”(用政治上靠得住、用工作上有本事、用作風上過得硬的干部;不用在一個地方多年、面貌未改、山河依舊的干部,不用鬧不團結、搞內耗的干部,不用群眾意見大、不滿意的干部)干部任用機制,特別是注重提高干部學習科學發展、實踐科學發展、領導科學發展、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用科學發展的實績贏得群眾的公認。今年2月,我們結合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工作的開展,組織召開了“一報告兩評議”工作會議,對2008年干部選拔任用工作進行了民主評議,總體評價滿意率為100%;對新提拔的鄉鎮和縣直單位黨政主要領導進行了民主測評,平均滿意率為99.5%。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考評手段相對滯后,使干部信息公開受到限制。思想政治建設是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首要問題,是干部選拔任用信息公開必然涉及的范疇,如何使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具體化、公開化的前提下接受群眾監督,缺乏操作手段。長期以來,缺乏系統、具體、可操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對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考核無法量化,具體成效只能參照實績考核情況進行籠統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思想作風等方面存在的顯性和隱性問題,特別是黨性修養、理想信念、宗旨意識等都很難準確定性。考評制度不健全,使思想政治建設成為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考核及其相關信息公開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問題。
(二)干部選任初始提名程序尚不規范,使干部推薦環節信息公開存在一定難度。一方面提名內涵的深度和廣度難以把握,初始提名有沒有必要作為干部任用中的一個獨立環節,公開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見,能不能體現黨管干部的原則,應怎樣公開、公開到什么程度,應由誰提名、提誰的名、怎樣提名,提名者應承擔那些責任,如何追究等,在理論標準和操作模式方面需進一步探索和完善。另一方面,提名方式的維度難以把握,采取哪幾種方式提名,隨意性較大。
- 2009-12-19北京發布問卷調查干部選拔不正之風
- 2009-11-26中國軍隊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發生明顯變化
- 2009-11-24干部選拔任用何需糾結于年齡?
- 2009-11-03談干部選拔工作中比較方法的運用
- 2009-09-10群眾評委是否意味著干部選拔的公正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