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金融監管明顯加強,抵御風險能力提高。金融監管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財政和金融風險得到控制。銀行流動性充裕,資產質量和抗風險能力提高,全國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和存款余額都有較大增加,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資本充足率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得到加強,創業板市場主要制度基本確立、首批企業正式上市,股市交易活躍程度提高。金融和資本市場的平穩運行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5.民生保障持續改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各項改善民生措施取得成效,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整個社會繼續保持了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居民收入繼續增加,2009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5%和9.2%。就業形勢好于預期,1—10月,城鎮新增就業940萬人,全年有望超過1100萬人;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就業也取得積極進展,就業形勢保持總體平穩。社會保障得到加強,中央財政用于社會保障的支出同比增長29.2%,對城市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補貼支出分別增長50%和150%以上,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繼續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甲型流感疫情防控等取得顯著成效。
總之,在國際金融嚴重動蕩、世界經濟深陷衰退、國內外形勢嚴峻復雜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能夠繼續保持良好勢頭,確實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既為我們克服當前經濟困難、實現經濟進一步回升創造了條件,也為我們從根本上解決制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實現更長時間、更高水平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世界經濟前景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復雜,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積極變化和不利影響同時顯現,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相互交織,國內因素和國際因素相互影響,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增大。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落實和充實完善一攬子計劃,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我們堅信,在中國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迎難而上、從容應對,一定能夠推動中國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 2009-12-31胡錦濤:中國將繼續參加應對金融危機等國際合作
- 2009-12-30臺企天福集團應對金融危機 全國納稅超1.5億元
- 2009-12-28應對金融危機最終需人民評價
- 2009-12-26金融危機下 臺商投資廈門逆勢大幅增長
- 2009-12-24金融危機席卷全球 中國傳媒廣告業波瀾不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