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文史縱覽 > 正文
“公罪不可無,私罪不可有”
——古時的哲人怎么當官
www.shockplant.com?2010-01-04 14:40? 王曾瑜?來源: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朱熹《朱子語類》卷129說,“至范文正(仲淹謚號)方厲廉恥,振作士氣”,范仲淹對宋朝士大夫名節觀的發展和振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此種影響也不應估計過高。事實上,范仲淹的為官之道對少數優秀士大夫,即真正是精英的人物,是產生影響的,對多數士大夫卻并未產生影響。宋仁宗時,包拯說:“官吏至眾,黷貨暴政,十有六、七。”(《包拯集》卷2《請先用舉到官》)宋哲宗時,李新說:“廉吏十一,貪吏十九。”(《跨鼇集》卷19《上皇帝萬言書》)等級授職制的官場是個貪墨的大染缸,大多數士大夫經歷官場的染色,只能成為國家和民族的蠹蟲,他們貪污腐化有種,橫征暴斂有能,奉承拍馬有才,結黨營私有份兒,鉤心斗角有術,文過飾非有方,妒賢嫉能有為。史實證明,他們是決不會受范仲淹的為官之道感化的,其為官之道只能是公罪不可有,私罪不可無。等級授職制的官場決不可能培育出人們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從另一方面看,等級授職制的官場也是埋沒真正的精英和清官的墳場。如果沒有兩宋交替時的浩劫,如李綱和宗澤那樣的正人君子,就只能泯滅在眾貪官之下,決不可能在史書上留名。

從歷史上看,等級授職制的官場是個貪墨的大染缸,難于造成有擔當、赤心報國的官員,在這樣的大染缸中,范仲淹的“公罪不可無,私罪不可有”的為官理想、為官之道,是難以實現的。今天,如果視等級授職制為中國傳統政治文明的“傳家寶”,看不到其弊端,尤其是看不到其與現代政治文明極不相稱的積弊,只能是阻絕中華民族的進步之途,使各種嚴重積弊,包括近些年間愈來愈嚴重的教科文單位衙門化,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學術腐敗,得不到根本性的扭轉,其結果如何,自不待言。今日的公仆應與歷史上的清官有嚴格區分,進行公仆意識的教育,固然是必要的,卻不是主要的,重要的在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任用制度,特別是重視完善干部的選舉制度。盡管如此,今天重提范仲淹的為官之道,也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使某些公仆們自省,古代哲人尚有“公罪不可無,私罪不可有”的為官之道,自己又當如何做公仆?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动图 | 尤物iAⅤ视频在线看 |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