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就業。當前,政府應加大宏觀協調力度,千方百計促進就業。一方面,要采取特殊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減少裁員;另一方面,各級政府在政府性投資項目中,要更多地吸收臨時性就業,實現社會穩定。
放民營。民營企業具有扎根地方、促進就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獨特優勢。因此,要堅定不移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要拓寬民營資本投資領域,通過深化改革,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更多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社會事業等領域。要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通過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要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通過政府審批制度改革、改進政府工作作風、制定優惠稅收政策等方式,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優國資。近年來,我省國有經濟發展總體向好,但也存在一些結構上的矛盾和問題,應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產業大變革的機遇,促進我省國有經濟優化升級。要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把國有資本集中到關系國計民生和國民經濟命脈的產業和領域。要實現優勢國有企業做優做強做大。實踐證明,只有具有自身獨特優勢的大型企業,才具有更強的抵御風險能力,才能實現更多的規模效益。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防止社會資源浪費和生產效率低下。
活金融。我省中小企業較發達,傳統的大銀行運營模式難以適應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應利用國務院《意見》中關于深化金融改革與創新的政策,大膽進行金融創新。要推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組建適應當地經濟發展需要的村鎮銀行、信用合作社。要吸引臺灣金融機構參與,組建海西產業投資基金,作為海峽兩岸產業對接的有效平臺。要利用良好政策,引導組建更多的創業風險投資公司、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全方位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要建立面向臺灣企業和大陸臺資企業的區域性柜臺交易市場,形成具有海峽西岸經濟區特色和優勢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促進對臺經濟合作深入發展。
(作者為福建省國資委副主任)
- 2009-12-14習近平會見鳩山由紀夫:中日應著眼后金融危機時代
- 2009-11-22兩岸專家學者聚會廈門研討后金融危機保險的發展
- 2009-10-14“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世界經濟格局變化
- 2009-08-05學者:后金融危機時期兩岸經濟呈現新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