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領導班子不和諧存在的根源
一是班子主要領導能力差。有的班子主要領導不善于統領和帶領班子隊伍,與班子成員征求意見、交流思想的少,不能全面分析班子成員的優缺點,不能全面合理搭配班子成員之間的關系,不能全面統籌安排班子成員的職責和任務。決策時民主有余,集中不足,重大事項和復雜問題不善于果斷處理,顧前顧后,延誤時機,班子很難形成合力。
二是班子主要領導民主作風差。有的班子主要領導個性強,心胸狹窄,獨斷專行,不同意見聽不進去,習慣于“我說了算”。有的班子主要領導生性多疑,對班子成員包有戒備心理,胡亂猜疑。還有的班子主要領導唯恐失權,對班子成員壓制使用,提出好的意見不采納,不安排工作,從而造成班子成員之間互相提防,相互等待,整體工作上不去,阻礙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三是班子成員黨性修養差。個別班子成員缺乏黨性修養,不講政治,不講大局,不講原則,是非觀念淡薄,理想信念動搖,有的班子成員擺正不了自己的位置,出現缺位或越位,計較個人得失。個別班子成員之間求“一團和氣”,生活上關照,工作上說情,使用上提攜,待遇上“輪流坐莊”,以搞人際關系為重,以感情聯絡為重,容易造成班子成員論資排輩,相互利用的不良風氣。
四是班子成員學習差。有的班子主要領導文化素質低,不善于學習,也不善于帶領班子成員學習。有的班子主要領導自己不學習,還不讓班子成員學習,不給班子成員創造學習機會,即使學習也是為了應付檢查,淺嘗輒止,不求其解,流于形式。這就很容易造成班子成員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判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
五是班子成員結構配備差。有的班子主要領導個性相近,優缺點類同。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不足。性格不匹配,專業不配套,長處和短處不相融合。嚴重影響班子成員整體水平的發揮。
六是班子成員宗旨意識差。有的班子成員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只對上級負責不對下級負責。搞一些政績工程,個人得實惠的工程,不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個人得失、個人升遷來謀劃事和人,熱衷于“官場”小圈子,缺乏與群眾的感情交流,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對群眾利益麻木不仁,甚至與民爭利,對一些群眾切身利益問題解決不力,引起群眾的反感,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
- 2010-01-12廈青企協商會產生新領導班子 林戟李強當選
- 2010-01-06縣級領導班子搞“廉政訪談” “作秀”未必不好
- 2009-12-31南京市公推直選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的做法與啟示
- 2009-12-24安徽淮北市科技局曝受賄窩案 原領導班子4人被逮捕
- 2009-12-17李尚清被撤銷省政協委員資格 福州公安局領導班子“大換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