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戰略構想——訪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 蔡 武
www.shockplant.com?2010-01-28 08:30? 劉榮榮 史小今?來源: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我來說兩句
在處理開放與防范的關系時,我們要對中華文化充滿信心。既要摒棄民族虛無主義以及妄自菲薄、食洋不化,甚至全盤西化、仰洋人鼻息、挾洋以自重的錯誤文化觀念,又要防止坐井觀天、盲目自大、孤芳自賞、排外懼外、封閉保守的狹隘的民族主義文化觀念。我們的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方向,繼承弘揚民族文化,保持和突出我們文化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特性,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世界文化百花園中成為盛開的奇葩,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文化主權和文化安全。
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又必須順應全球化和全面對外開放的時代潮流,以更加寬廣的胸懷“引進來”,勇于和善于吸收、融匯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同時在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中,要認真處理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一定律和“適應受眾的思維方式、欣賞習慣、接受能力和語言特點”這一跨文化傳播規律的辯證關系,增強中華文化的吸引力、親和力、說服力和導向力。傳播中華文化與吸收外來優秀文化都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兩者不可偏廢。
第七,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經濟與文化的融合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文化既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既能產生社會效益,也能產生經濟效益,而如何處理兩個效益的關系,是一個重大問題。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是精神產品創作與生產的內在規律所決定的。對公益性文化事業來說,就是要追求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不搞產業化。對文化產業來說,既要講社會效益,也要講經濟效益。要鼓勵文化產業在確保導向正確的前提下,爭取更大的經濟效益。當經濟效益同社會效益發生沖突時,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
相關新聞
- 2009-11-19【《黨的建設辭典》辭條】社會主義文化體制改革
- 2009-11-18【《黨的建設辭典》辭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 2009-06-09李長春在浙江調研 強調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
- 2008-12-25李長春: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貢獻
- 2008-11-17李長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