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這是一個著眼全局的重大決策。
主題為何強調“統籌城鄉”“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統籌城鄉發展,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大政方針,但在一號文件的標題里卻是首次使用;前面的6個一號文件,標題中也曾出現過“加強農業基礎”,這次為什么仍然將夯實基礎寫進主題?
中農辦副主任唐仁健說,新時期的7個一號文件都貫穿了統籌城鄉發展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理念和方針,它們在指導思想和政策走向上一脈相承、不斷遞進;在框架體系上相互照應、不斷健全;在具體內容上深化創新、不斷豐富。今年文件的主題,是黨中央在大范圍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反復討論、慎重確定的。確定主題,為的是圍繞重點,研究和出臺新的政策。
“加大統籌城鄉力度”和“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基礎”的關系怎么理解?唐仁健說,兩句話是一個連通的整體,但重心在后面,也就是說,要用統籌城鄉的思路和辦法來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是不是真正統籌了,最終也要看是不是真正夯實了基礎。這個基礎不是狹義的,應該包括對農業農村的基本認識、基本政策、基礎設施、基層服務體系和基層組織等多個方面。
統籌城鄉發展,十六大破題之后不斷填補政策空白、充實政策內容,有些方面更是從無到有,具有劃時代意義。近年來,農村公共事業穩步發展,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大為改觀,農村義務教育、農村低保、新農合、新農保快速推進。農民進城務工環境不斷改善,農民工合法權益得到更多保障。然而,資源要素仍在向城市集聚,城鄉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務差距仍在拉大。關鍵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長效機制仍沒有真正建立,特別是對“三農”的投入政策還缺乏制度保障。因此,文件進一步強調加大統籌城鄉力度,非常有針對性。
為什么強調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因為歷史欠賬太多,農業基礎仍然薄弱。雖然實現了糧食“六連增”,但在現有的生產條件下,糧食繼續穩產增產越來越難,后勁明顯不足。而且,在連年豐收的情況下,要特別注意防止忽視和放松糧食生產的傾向,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信號不能變、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減。
盡管近年來國家逐年加大對“三農”的投入,但相對投在社會事業上多,投在農業生產上少;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多,對農業基礎設施特別是與農民密切相關的小型基礎設施投入少。2009年,中央財政“三農”預算支出7161億元。其中用于農業生產的2642億元,用于農民“四補貼”的1230億元,這兩項共計3800多億元,也只占中央財政“三農”預算總支出的一半左右。
文件提出了2010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把擴大農村需求作為拉動內需的關鍵舉措,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按照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后勁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農業農村工作,繼續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新的貢獻”。
陳錫文說,這五“把”,是從全局的高度來提的,也是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努力方向。文件提出2010年農業農村工作的任務,重點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健全強農惠農政策體系,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二是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三是加快改善農村民生,縮小城鄉公共事業發展差距;四是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五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 2007-10-26權威解讀十七大報告的十八個新亮點
- 2007-07-25權威解讀: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成立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