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防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的發展構想
遂行多樣化任務是《消防法》賦予消防部隊的職責使命,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從維護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度,應當研究探索與新時期新階段相適應的體制編制機制,由此提出“四個完善”的發展構想:
(一)完善國家消防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一是建立國家消防應急救援總局。參照諸多國家做法,在政府直接領導下,將現有多支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國家消防應急救援總局,負責全國消防和綜合應急救援組織指揮協調。各省、市、縣(區)分別建立隸屬于各級政府領導的消防應急救援總隊、支隊、大隊和中隊,構建統一高效快速反應的消防應急救援作戰指揮實體。
二是調整充實編制。有計劃分步驟提高消防部隊規格和充實編制。
三是強化人才培養。國家成立消防學院,各省成立消防教育培訓基地,各市成立消防教育培訓中心,承擔消防部隊人才培養和社會各類從業人員培訓。延長各級指揮干部服役年齡,擴大專業技術干部和中高級士官配備比例,保留優秀專業技術骨干。
四是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按照總隊有特勤支隊,支隊有特勤大隊,中隊有特勤班的要求,進一步加強特勤隊伍建設。各省、市根據本地常發災害事故特點,組建專業救援大隊和中隊,普通執勤中隊實行專業分工,強化專業訓練,提升處置能力。
(二)完善統一高效的作戰指揮模式
一是理順指揮關系。按照“屬地管理、屬地指揮”的原則,成立由地方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和消防部隊共同組成的綜合應急救援指揮部,消防部隊承擔現場組織指揮,落實指揮責任,減少指揮層次,避免多頭指揮。凡重特大滅火救援行動,應設立總指、前指、分指,形成縱向明確責任,橫向協同配合,縱橫統一行動的指揮關系。
二是建立模塊作戰。制定與各類災害事故應急救援相適應的作戰力量模塊,明確所需投入的作戰部隊人員和裝備,科學編排力量,優化戰斗編程,形成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優勢互補、功能齊全的新型作戰力量和調度方式。
三是實現消防聯勤。形成以消防部隊為主體、各警種密切配合、多種專業救援力量有機協同的消防聯勤機制,把醫療、市政、氣象、交通、環保、供水、供電等部門及駐軍、邊防、警衛、企事業單位的救援力量和應急裝備,納入消防部隊統一調度范圍,有效確保聯勤單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三)完善面向實戰的戰斗準備機制
一是制定應急預案。在編制和完善預案時,應與聯勤力量共同研究,本著種類齊全,計劃周密、處置明確、配套實用的原則,按照一種災害多種設想,一種設想多種解決方案,一種解決方案多種處置辦法的要求,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操作性,確保制定的預案指揮明確、職責清晰、處置科學、保障落實。
二是加強專業訓練。深化訓練改革,加強適應性訓練和“六熟悉”、“五知一能”訓練,抓好各級、各崗位分業訓練。普通中隊突出常規項目訓練,特勤大中隊突出特勤訓練,各專業隊突出專業訓練,注重訓戰結合,優化訓練組合,提升實戰能力。
三是開展應急演練。總隊每年組織兩次跨區域大型演練,支隊每季度組織一次聯動演練,大中隊每月組織一次轄區演練。檢驗訓練成效,增強專業救援力量相互熟悉了解,實現聯合作戰配合默契。
(四)完善與任務相適應的保障機制
一是規范經費保障。國家出臺消防部隊經費保障標準和規定,明確各級財政承擔的經費項目、經費額度、保障辦法等,并與地方經濟發展掛鉤,按照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總量的一定比例安排預算,或者按照當地消防官兵數量,采取人均保障和專項保障的辦法安排預算,解決人情預算、關系預算的問題。
二是加快裝備更新。加強新技術、新裝備研發配備和新型、高效、實用裝備引進,加快裝備更新和優化。根據轄區災害事故特點,結合遂行任務需要,緊緊圍繞有效撲救特殊火災和處置特種災害事故,調整配備結構,配齊應急裝備。
三是健全戰勤儲備。完成國家級和省級戰勤保障建設,完成10個消防物資裝備儲備庫建設,完成 6個國家級陸地搜尋與救護基地建設。消防部隊根據實戰需要與地方政府和其他專業救援力量建立聯合戰勤保障機制,制定和完善應急征用方案,通過簽署合作協議等辦法,與政府、企業、相關單位建立應急救援物資的聯合儲備,降低儲備成本。
無論消防部隊職責使命如何拓展,體制編制如何變化,多樣化任務如何繁重,加快體制編制改革創新,建立與時俱進和科學高效的機制,始終是未來的發展
- 2010-06-08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 2010-06-08淺談“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
- 2010-06-08抓住機遇全面啟動民間投資
- 2010-06-08始終致力于解決問題
- 2010-06-08基層領導工作謹防走入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