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前沿資訊 > 正文
轉變發展方式關鍵要實現包容性增長
www.shockplant.com?2010-12-15 16:11? 李寧銀?來源:寧夏日報    我來說兩句

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在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實現“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的統一,關鍵在于實現包容性增長。所謂“包容性增長”是指透過高速、有效以及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來爭取最大限度地創造就業與發展機會,確保民眾基本福利保障和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民眾能機會平等、公平參與。

實現包容性增長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包容性增長是與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緊密相連。在過去五年發展中,中國經濟總量雖然取得了較大的增長,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明顯,增長動力結構不合理,收入分配結構不協調,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制造業質量不高,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等。這些結構性問題不僅制約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而且會直接影響 “十二五”規劃目標的實現和長遠發展。經濟要實現包容性增長。落實到調整經濟結構上,就是要遵循共享式、包容增長原則,把人們的關注重點從一味追求GDP、增長速度轉到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上來;要立足擴大內需,有效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實現總需求結構的調整。

實現包容性增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包容性增長的內涵突出體現在兼顧公平與效率。主要是解決社會公平和正義問題。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各項事業有了明顯進步,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目前貧富差距懸殊較大,社會不公平最為突出,在整體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擴大的背景下,出現了戶籍制度、教育機會的不平等、資源分配不公平等權利差距,如果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勢必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不利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就需要我們通過深入改革,踐行包容性增長,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

實現包容性增長促進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包容性增長最關注的是人,強調經濟增長與機會均等化的統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歷來十分重視人的因素,把人才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人力資源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要注重發展有利于增加就業含量和開發利用人力資源的經濟產業和生產服務領域,注重通過人力資源的充分開發利用來促進經濟增長,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變成促進就業持續擴大的過程,把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變成對就業拉動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勞動力和人才市場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把人口壓力積極轉化為人力資源、人才資源優勢。

實現包容性增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多年來,由于單純追求經濟增長,我國國內資源開發迅速擴大,能源消耗迅猛增長,資源浪費、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這種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增長方式,破壞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包容性,導致在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自然環境遭受了巨大破壞,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人們生活質量和自身健康也因此受到嚴重影響。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要大力節能降耗減排,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加強水、土、空氣等生態環境保護,提高森林覆蓋率;要大力倡導節能環保的綠色消費、儉樸有度的適度消費理念。(作者系寧夏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王秀欽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视频亚洲精品 |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不卡v免 | 午夜免费啪视频日本美女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2020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