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公布了對全國煤炭100強企業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煤炭100強企業戶均營業收入157.44億元,比上年增長10.93%;戶均資產260.29億元,比上年增長24.13%;合計煤炭產量191595萬噸,占全國煤炭產量的64.45%。
這組數據表明,全國煤炭100強企業的平均規模和上年相比呈現出了繼續擴大的態勢,大集團建設步伐加快,規模總量明顯快速增長,企業經營能力有所增強,行業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
煤炭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煤炭企業則是煤炭行業的重要主體,對于促進煤炭行業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科技創新意義重大,在實現整個行業健康發展、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中具有重要作用。
“十一五”期間,在我國宏觀經濟持續向好和相關政策支持下,我國煤炭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和實施資源整合,實現從資源重組延伸到業務重組、資產重組、文化重組等多個方面,全面提升產業集中度;加快實施多元化的企業經營策略,努力推動非煤產業發展;堅持不懈地開展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努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安全生產水平。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為煤炭企業的發展積蓄了重要的發展動力。
目前,煤炭企業的發展動力正在逐步釋放。今年一季度,煤炭行業企業繼續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企業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增強,經濟效益實現穩步增長。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初步統計,1月份至2月份,全國64家大型煤炭企業(集團)主營業務收入2173.96億元,同比增加638.9億元,增長41.6%;實現利潤252.41億元,同比增加38.24億元,增長17.86%。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煤炭工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煤炭企業繼續做大做強的關鍵時期。我國大型煤炭企業應進一步采取多種措施,突破人才、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瓶頸,全面提升整體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
具體而言,大型煤炭企業應繼續發揮其帶動作用,抓住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資源整合和企業戰略性重組,努力實現行業由產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要積極開展煤電、煤焦化、煤建材等上下游產業的一體化經營,努力實現互利、共贏、協調發展,培育和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際化、多元化發展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提高我國煤礦集約化生產水平,使煤炭企業從單一煤炭生產向煤炭綜合利用、深加工方向轉變;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主體作用,加大研發投入,掌握核心技術,培育知名品牌,逐步建立起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新興能源產業;加快提升我國煤炭企業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加快提升我國煤炭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