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地管理體制變革的路徑選擇
www.shockplant.com?2012-01-30 08:25? ?來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我來說兩句
3.改革利益分配機制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30%上交中央財政,70%留給有關地方政府。這種分配格局是造成地方政府積極擴大建設用地規模、競相壓低地價(甚至零地價或變相補貼形式)出讓工業用地、擅自轉用農用地為建設用地等的根本動力,也是地方政府不積極供應土地于保障住房建設、公用事業建設的根本原因,更是土地垂直管理體制中存在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下級政府與上級政府)普遍博弈的根源。因此,中央政府應依據土地資源在社會生活、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中的重要性,考慮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管理權的利益,調整土地所有權出讓收益分配,建立科學的利益分配機制,統一事權與財權,以加大中央所占比例、降低地方政府所占比例,切斷利益驅動的根源,調整和完善土地垂直管理體制,明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等各主體的權利、利益、責任關系,以減少實際工作中不必要的摩擦和不應有的博弈,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的長效機制。 4.建立土地安全保障基金 為了保障土地的安全,特別是耕地安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政府應建立土地安全保障基金,用于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對土地毀損的修復,用于非農建設用地的修復,用于非農建設用地占用耕地的補償(購買農地發展權)以及土地整理等。從目前來看,可將土地所有權出讓收益全部納入土地安全保障基金,分中央和地方兩部分。中央掌管土地安全保障基金主要用于修復自然災害毀損的土地,購買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工業發展建設用地的農地發展權,購買國防、交通運輸、教育、衛生、保障體系等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農地發展權;地方政府掌管的土地安全保障基金主要在中央和省級政府監督下,用于購買縣域經濟發展建設用地的農地發展權。當然,在目前體制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掌管的土地安全保障基金由中央政府代管,監督使用。 [參考文獻] [1]畢寶德.土地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2]趙淑芹.省級以下土地垂直管理及實施難度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4(8). [3]沈榮華.分權背景下地政府垂直管理:模式和思路[J].中國行政管理,2009(9). [4]陳印軍等.中國耕地質量狀況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11(4). [5]林毅夫.關于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誘致性變遷與強制性變遷[A].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盧珂.地方治理創新與塑造服務型政府[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7]李國敏,施雪華.省管縣:全新府際關系下的土地管理變革[N],中國教育報理論版,2010年5月3日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