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
www.shockplant.com?2012-01-30 18: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需求和勞動生產率決定產業升級 一國產業升級基本遵循兩大規律,即恩格爾需求變動定律和庫茲涅茨產業勞動生產率變動規律。恩格爾定律是指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費占消費比重逐步下降,并擴展為物質消費比重下降、服務消費比重上升,從而引致服務業發展。庫茲涅茨認為,一、二、三產業之間存在勞動生產率的差異,這推動勞動力在產業間轉移,引致資源在產業間重新配置。從產業升級的一般規律看,發達國家第三產業比第二產業具有更高的勞動生產率,這會推動第三產業持續擴張和資源向第三產業配置。但是,如果第三產業受到某種體制抑制,勞動生產率比第二產業低,就會導致服務業難以發展,或者即使發展也會導致經濟效率下降。目前,很多發展中國家第三產業的比重已經超過60%,但由于勞動生產率仍低于第二產業,導致這些經濟體中很大一部分是效率低下的第三產業,經濟陷入低增長怪圈。可見,產業升級的關鍵是提升產業勞動生產率。只有提升產業勞動生產率,才能加快產業升級并帶動經濟高質量增長。 我國人均GDP水平已經進入中高收入階段,消費升級已經提出了提升消費品質和加大服務消費供給的強烈要求,當前看病難、上學難、行車難等現象正是服務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的信號。滿足服務消費需求主要應依靠發展現代服務業,包括金融、交通、電信及信息服務、文化產業以及公共基礎設施如供水、供電、排污等服務,這些服務部門是產業需求的新方向。然而,這些部門還存在壟斷或行政管制,大量社會資源難以進入。同時,服務業中傳統低效的服務業占很大比重,如餐飲等。這些部門對于短期解決就業問題固然有意義,但由于勞動生產率低下,很容易受到房租變化和經濟波動的打擊,且難以規模化發展。只有提升現代服務業的比重,滿足消費升級和服務業全球化競爭要求,才能為我國產業升級提供動力和空間。 同樣,制造業的技術創新和勞動生產率提升是我國實體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環節。我國制造業規模已經很大,正逐步由“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需要注意的是,技術創新需要更多體制激勵、市場激勵,而不是政府直接干預。政府發揮作用的領域在于完善制度和加強監管。當前全球制造業的技術創新和設備更新都與政府標準牽引相關,如節能減排標準帶動設備更新改造、建筑材料改進等。因此,在技術創新上政府應加強激勵性制度設計,建立更為嚴格的管制標準,推動企業技術設備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再通過減稅、上市等市場方式激勵“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 世界上成功的制造業中心如德國和新加坡,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堅決壓低房地產價格,保持制造業人力成本與勞動生產率同步增長,強化人力資本優勢和創新優勢。而很多經歷了房地產泡沫的國家,大量產業已經轉移出去。我國要保持制造業大國地位,進而成為制造業強國,就必須抑制房地產泡沫。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