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十周年紀事
www.shockplant.com?2012-02-03 09:44? 施芳 劉曉鵬?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給人信心更給人向上的力量 10年,對《感動中國》不僅是整數年份的紀念。 《感動中國》進入第十次評選時,中國人的心靈正因為一些事件而受到觸動。2011年,人們重新審視我們這個社會的道德狀況:老年人跌倒了要不要扶起來,小悅悅事件為什么會出現?現實提醒人們,社會還遠不夠完美。 2011年底,《遼寧日報》組織了一次“當今中國主流道德判斷”大討論,不僅引發遼寧省內公眾的參與,也讓這個問題成為全國輿論的焦點。 白巖松說:“很多人認為2011年是很糟糕的一年,是良心、道德很糟糕的一年,但是我恰恰覺得可能是進步的一年,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吃飽、穿暖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內心道德底線的提升。在這個背景下迎來《感動中國》的10年,我覺得意味深長。” 人們在經受道德的拷問:該不該站出來,能不能站出來?回顧10年,《感動中國》評選出的人物一次又一次證明,我們這個社會不缺少“站出來”的人。 10年前,劉姝威,這位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員,用一份600字的內參,揭露上市公司藍田股份的資金騙局,給自己招來了訴訟和死亡威脅。但是,她義無反顧:“守著知識分子的良心,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同樣站出來的還有杭州的“最美媽媽”吳菊萍。當那個2歲的女孩突然從10樓墜落時,她奮不顧身地沖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而自己手臂骨折,受傷嚴重。 10年中,幾乎每個《感動中國》人物身上,都有“站出來”的品質。有人說,和這些人物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就會感到踏實,有信心。 愛國、敬業、奉獻、愛心、誠信、勇敢、責任……這些美好的品質從未遠離過我們的生活,而且在民族的血脈中接續。《感動中國》發現了它,并生動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愛可以傳遞,善可以傳遞,希望可以傳遞。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