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 正文

深化改革必須突破既有利益格局制約

www.shockplant.com?2012-02-06 16:14? 董小麟?來源:《南方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不斷理順利益格局,是人類社會共同的命題

調整完善利益格局,實際上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法則。馬克思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在當今世界,不僅中國這樣的轉型社會需要在改革中完善利益機制和利益格局,西方社會也不能例外,在歐美和其他許多國家,變革現有的利益格局的呼聲一直存在。

如果說,改革初期,中國的社會結構還比較簡單,利益訴求還比較一致,改革舉措容易凝聚人心,改革成果給大家都帶來利益;那么,經過30多年,在利益導向機制與傳統發展方式轉變滯后情況下,我們正處于一個利益關系空前復雜、利益群體特別多元化的狀態之中,這是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現象。但同時,我們又必須把克服某些既得利益格局的障礙,作為改革創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

在改革創新中解決好利益格局調整問題

深化改革創新,調整利益格局,必須著力于以下方面:

──調整政府與社會管理的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釋放更多傳統上的政府管理的職能,把它們交給社會管理,要培育和強化縱向的行業組織和橫向的社區組織的建設,這是改革的一個基本趨向。在這里,必然會涉及一些政府部門原有的權力配置資源的利益弱化乃至消失的問題。當前,社會非政府組織能否健康發展并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重要的影響與制約因素就在于政府行政權力和利益的釋放程度,因而某些政府部門是否勇于放棄一些該放棄的既得利益,勇于主動打破狹隘利益格局,勇于實現自我革命,就成為能否加強社會管理的關鍵環節。

──調整政府與政府之間的關系。政府需要政績,政績在一定意義上是政府的“利益”。在今天加快轉型升級的時候,政績觀應該與GDP“松綁”。由于GDP是以行政區劃口徑統計,過分追求GDP容易形成地區間政府利益的矛盾,形成了資源配置權力的較勁,也形成了生產力組織分散化的局面,不利于宏觀經濟效益的提升。廣東當前需要加快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的區域一體化建設,這必然涉及各市之間利益格局的重組,需要各地加強“合力”。因此,只有敢于突破各地各部門的傳統的局部利益,才能有效推進一體化的進程,帶來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今后政府應該關注的不僅是GDP的利益,更要關注就業、民生、公共福利等市場力量未必解決得好的問題。

──調整社會各階層的利益格局。社會發展業已形成了更多利益群體或利益集團,在體制轉型期,利益集團的矛盾也進入多發期。它們之間的矛盾的妥善解決,對我們增強社會發展動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意義十分重大。

優化全社會的利益格局,是實現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深化改革是實現這一要求的必由之路。而改革的每一步,必然是觀念更新的過程。所以,在繼續深化改革中,要求社會各既得利益群體敢于正視自身的利益關系的調整,在改革中實現利益觀念的變革與刷新,當好改革的排頭兵,共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運行更加完善,讓社會的發展進步更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者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副會長

  • 責任編輯: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 | 亚洲第一福利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午夜福利小草久久99 |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