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來了! 文章導讀:粵港澳大灣區將如何實現“世界級”目標?灣區內如何進一步實現聯動發展?《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多位主政者、企業家和業內專家,展望這片崛起的希望之土。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徐豪 北京、廣東報道 又一個“千年大計”呼之欲出。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指出,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繼粵港澳大灣區于2017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3月9日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千年大計”。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雄安新區,雄安新區被定位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有雄安新區,南有粵港澳大灣區,可以看出,粵港澳大灣區的角色非同尋常。 何立峰還透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已經基本完成。在4月9日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分論壇上,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很快就要出臺,“我們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把它打造成世界級的灣區”。 無疑,粵港澳大灣區要來了! 目前,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珠三角的9個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經濟總量接近紐約灣區,2017年GDP總額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進出口貿易額是東京灣區的3倍以上,區域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是世界三大灣區總和的約4.5倍;擁有16家世界500強企業和3萬多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粵港澳大灣區將如何實現“世界級”目標?灣區內如何進一步實現聯動發展?《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多位主政者、企業家和業內專家,展望這片崛起的希望之土。 ?? 對標三大灣區,實現“9 2>11” 以紐約灣、舊金山灣、東京灣為代表的灣區經濟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全球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港口海灣地帶及其直接腹地,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業資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帶地區。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土地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800萬,被視為全球經濟未來的第四個增長極。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梳理發現,從面積、人口、GDP總量等方面對標紐約灣、舊金山灣、東京灣三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初具世界級灣區規模。據2017年統計數據,粵港澳大灣區“9 2”城市GDP總量已突破10萬億元。以2016年的數據進行比較,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超過舊金山灣區,逼近紐約灣區;經濟增速分別是紐約灣區的2.26倍,東京灣區的2.19倍,舊金山灣區的2.93倍。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廣州、深圳、東莞、珠海、佛山、江門、惠州、中山、肇慶等9個城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這樣的“一二三四”格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顯著特點和優勢。 雖然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近年來才提出,但粵港澳聯通、合作的許多基礎工作已進行多年,尤其是2003年CEPA(內地與港澳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誕生,為粵港澳協同發展的全面推進奠定了基礎。 隨著這些年來的經貿、人員往來,粵港澳大灣區內的聯通越來越緊密,尤其是廣州、深圳、香港、澳門4個大灣區核心城市間。以深港跨境往來為例,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2016年香港和內地之間日均有65萬人次跨境往來。目前大灣區配套基礎設施正在加速建設,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深中通道等重大項目正在推進,未來也將落成啟用,粵港澳大灣區也將有望建成“一小時城軌交通圈”。 “粵港澳大灣區的設施連通建設,不僅是基礎交通的連通,而且是形成了高效率的網絡,把粵港澳和世界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通過大灣區的建設,打造世界級城市群,不是簡單的9 2=11,應該說9 2>11,可以起到疊加或者乘數效應。”何立峰說,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規模、經濟總量背后是非常豐富的人才資源和雄厚的物質基礎,包括比較發達的交通網絡,與國內、國外經濟交往密切,互相之間有優勢互補,這為大灣區建設提供了客觀的可能。 在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看來,在“一二三四”格局下實現“錢過境、稅平衡、人往來”仍存在體制機制障礙。“粵港澳大灣區要形成創新資源高度集聚、創新要素高效流動的創新一體化新體制。最關鍵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能夠形成人才的集聚,能夠在體制機制上有突破,最終轉化為強大的創新活力和動力。”他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說。 |
相關閱讀:
- [ 03-15]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蓄勢待發
- [ 03-06]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將出臺
- [ 02-24]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基礎條件已經具備
- [ 01-18]專家:粵港澳大灣區為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帶來實在愿景
- [ 01-10]粵港澳專家聚首澳門 研討建立更高水平氣象事業合作模式
- [ 01-10]粵港澳將完善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
- [ 12-21]粵港澳大灣區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
- [ 10-27]香港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