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農業循環經濟促進現代農業建設
www.shockplant.com?2007-09-13? ?來源:求是    我來說兩句

    建設現代農業,完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是我國農業持續發展的方向,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農業仍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階段,如何應對諸多挑戰,謀劃發展對策,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依靠科技進步,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必將有助于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可以說,循環經濟所具有的循環性、綜合性、自然性和持續性特點,無不與現代農業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

    傳統農業所面臨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耗竭的問題日顯突出。在我國,傳統農業生產的初級產品經過加工后,作為商品開始流通,在完成使用和服務價值后,部分商品變成垃圾,加劇了農業資源污染。而農業循環經濟是將農業發展成為一種“食物網”的循環型生態農業系統。在該系統的各子系統之間形成一種高效、聯動式的循環經濟體系,使無機環境、動植物以及土壤之間形成閉路式能量和物質循環系統。如種植業,通過有機培肥提高地力,農藝及生物措施控制病蟲草害,減少化肥農藥和動力機械的使用量,既可減少化肥能源的投入,又可減少污染物,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本要求。在中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其基礎是十分厚實的,長期以來,各地農村涌現出生態農業、立體農業、綠色農業、有機農業、休閑農業、都市農業等形式,逐步以“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迅速發展,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開發潛力。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實需要出發,就發展思路與技術對策而言,要強化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要注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達便利的交通和通訊設施以及良好的水利、能源和市場設施,是農業發展和實現現代化的基本條件,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條件。要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建設的投入,形成良好的道路和通訊網絡、健全的水利和能源系統以及便利的市場交易設施等,尤其要加快發展農村清潔能源與凈化處理系統,增加農村沼氣建設投入。在適宜地區積極發展秸稈氣化和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

    二要注重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的提升。目前,全國農業現代化指數呈逐年遞增的態勢,但進程較緩慢。國家統計局有關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農業現代化目標值尚未完成三分之一,指數最高的省份指數走了近三分之二的路程,最低的省份才走了不到五分之一的路程,東、中、西部地區發展差異顯著。專家認為,以機械化為核心的生產手段體系是現代農業的精髓所在。我國現代農業建設,必須注重農業生產手段的更新和節能減排技術設施的應用,逐步用機械動力和設備取代畜力和手工工具。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各地農戶經營規模大小不同,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條件不同,因此,農業機械化的推進要因地制宜。要創造條件,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實現綠色規模經營,推廣應用機械設備。

    三要注重農業生產先進技術體系建設。當前,要以良種選育與推廣為核心,全面建立現代農業生產先進技術體系。要建立完善有效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為農民提供優質、低成本的技術服務。要對農民進行文化科技培訓,提高農民正確使用新技術的能力。要逐步推廣精準施肥、精細灌溉、精致綜防技術,提高農業投入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要不斷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提高農業的技術競爭力。農業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與普及,才能為循環型現代農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

    四要注重農業結構優化與持續性開發。要按照市場需求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業適應市場。要不斷提高農產品品質和農業標準化水平,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徹底改變品質參差、無標生產、無標上市、無標流通的局面。要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綠色養殖業和無公害蔬菜、水果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要大力發展專用化農資品,提高農業專用化水平。農業結構與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可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良好的產業經濟基礎。

    五要注重農業社會化分工與優勢互補。傳統農業以粗放式經營為主,經營方式單一,經營手段落后,農業生產成本高;經營規模小,不注重分工協作,缺乏必要的農業服務體系支撐;農業經營封閉,信息不流暢。目前,福建農產品商品率僅為76%-80%,制約了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此,必須運用循環經濟理念,構建現代農業經營新觀念,按照農業經營現代化、國際化、市場化的要求,促進農業產業化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首先要發展農業區域化分工,推動優勢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建立優勢農產品生產集中區域,形成不同的循環農業產業帶,提高農業區域專業化水平;其次要發展農業的企業分工,培育發達的農業產前和產后服務部門,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運銷業,提高農產品加工程度,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構建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的高效循環農業產業體系。要以龍頭企業建設為中心,推進循環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的利益共同體。

    六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與整體協調。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把循環型現代農業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地統一起來。要把現代生態農業運營過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逐步用環境友好型技術替代破壞環境的技術,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七要注重城鄉一體化發展與雙贏互利。目前,我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為12.4%,鄉村人口達7.5億人,其中鄉村勞動力達4.9億人,是美國、加拿大就業人口總和的2.5倍。近年來,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不斷增加,但城鄉居民收入之比仍為3.22∶1。因此,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全面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高度重視農民收入的提高和農民生活的改善,賦予農民與城鎮居民相同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機會及權利,在產業布局、就業制度、教育制度、醫療衛生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稅收制度等方面全面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與和諧的優化管理。 (翁伯琦 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責編:李艷)


  • 相關新聞
福建日報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
“民工荒” 郟縣白領教師 成都醉駕判死刑
中國企業500強 重慶房價調控 丈母娘與高房價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又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电影 | 亚洲欧美自拍高清在线观看 | 欧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