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學院高職學院從本月起,在第二課堂開設了一個淑女培訓班。經自薦、推薦、考核等環節后,有50名形象氣質俱佳的女生成為這個“淑女班”的首批學員。按校方公布的教案,這些學員將在一年內接受系統的禮儀培訓,最終被培養成秀外慧中、品位高雅的“新淑女”。
此消息一出,立馬引起公眾熱議。有人認為,這是一大善舉;也有人認為,“淑女風范”重在平時養成,非一年半載所能速成;還有人認為,有培訓總比沒有培訓好。
應當說,一個令人感興趣的事物出現,人們像上述這樣見仁見智議論一番,實乃正常現象。但有些人看到跟美女有關的事,就喜歡穿鑿附會往偏道上想。這不,對“淑女班”,有些網友就大加冷嘲熱諷,說什么“這是迎合男人的審美需求,是給富人培養二奶”;“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是大學的墮落、高校的悲哀”,云云。好像“淑女班”一開,中國的教育和群體道德就要后退NN年了。
其實,一所高校,在不違背法規倫常的前提下,面向學生開設個培訓班,實屬正常。從本質上說,這“淑女班”與“考研輔導班”、“英語強化班”之類的班沒有多大區別。它無非是給一些大學女生多開了一門選修課而已。雖然挑學員“比較嚴格”,且授課內容也包括《論語》、《孟子》等“國學”,但再怎么夸張,這也就是個學生的第二課堂,并不關涉傳統大義,也不承載宏大內涵。有人說“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未免太上綱上線了。
至于“淑女班”打出“培養成會說話、會寫字、會走路的真善美女性”,這又有何錯呢?培訓班要吸引學生目光,總得有個吸引人的說法。而“真善美女性”,確實又對很多人都有吸引力。何況,做淑女亦是不少女孩子自身的追求。所以,一見到這類字眼,大可不必冠之以“媚俗”的帽子,也無須拋出所謂“迎合男人的審美需求”,“干脆請薛寶釵來授課”之類的冷嘲熱諷。至于有些人由此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句,便斷定開“淑女班”是“給富人培養二奶”,就更是透出自己的情趣有點問題。
在我看來,培養淑女雖然非一日之功,但正如有人所說,“有培訓總比沒有培訓好”。有興趣者參加一下這類班,或許還真能多學點知識,多一點賢淑之氣呢。總之,這既可以豐富女大學生生活,也可以增加一些個人魅力,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好事。(劉永濤)
(責編:劉寶琴)
![]() ![]() |
- 2009-04-03何不請薛寶釵給“淑女班”授課?
- 2009-04-03大學“淑女班”是一種歷史倒退
- 2009-04-03開辦“淑女班”是高校的悲哀!
- 2009-04-10“淑女教育”紅火或因“性別歧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