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評論> 觀臺海 > 正文
大陸善意"鋪天蓋地" 臺不能遲疑
www.shockplant.com?2009-04-21 17:31? 臺報?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臺灣《中國時報》21日刊發社論文章說,大陸對臺灣的“善意”,簡直可以鋪天蓋地形容,兩岸交流不可逆轉,不論政治形勢如何發展,兩岸進程的時間要拉得多長,有一點是確定的:恐懼與焦慮絕對創造不出第二輪經濟奇跡,面對崛起的大陸,臺灣,需要魄力和膽氣。

文章摘錄如下:

博鰲論壇才閉幕,兩岸三次陳江會即將上場。對兩岸而言,去年政黨再輪替,是兩岸交流回溫的重要轉折點,今年則可能是兩岸更緊密互動合作的關鍵年。博鰲論壇是中國年度國際級的經濟大會,今年,中國卻毫不避諱地特別在正式議程中,納入兩岸經濟金融合作議題,意在向國際宣示:兩岸攜手對抗全球經濟危機;也直接回應馬英九之前的建議:在多邊之中納入雙邊。

大陸對臺灣的“善意”,簡直可以鋪天蓋地形容。開放大陸觀光客,臺灣抱怨來臺人數不足,政策指令下達,大陸各省市立刻在今年初遽增來臺觀光客,動輒就是萬人團;馬英九在博鰲代表團行前,請團長錢復帶上十六個字:“同舟共濟,彼此扶持,深化合作,開創未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隨即回應十六個字:“面向未來,捐棄前嫌,密切合作,攜手并進”。

大陸的急切不是沒有原因;從蔣經國末期開放兩岸交流以來,兩岸進程時有波折,溫家寶回贈馬英九的十六字箴言中的“捐棄前嫌”,顯有弦外之音。李登輝初掌大位,對岸也曾寄望甚殷,但執政后期即遇潛礁,從此戒急用忍,即使兩岸民間交流不斷,但政治對話常有齟齬;陳水扁執政初期,大陸同樣猶有期待,甚至曾試圖通過傳話管道打開窗口,但是,沒多久扁當局的兩岸政策就被“獨派”主張死鎖,積極管理取代了有效管理。馬英九上任以來,大陸強力放送他們的善意,卻對馬英九能不能有效、強勢地扭轉兩岸政治氣氛,猶有懷疑。

這段兩岸關系緊張期長達十二、三年,民間交流無一日停滯,甚至愈來愈密切,期望交流獲利的民間業者,對當局政策不再期待,脫政策而先行的企業主所在多有,甚至不惜付出官司纏身的代價;但是,政治上兩岸氣氛丕變,從當年蔣經國說,“我是中國人,我也是臺灣人。”到如今,“我是中國人”這五個字,仿佛成了臺灣的禁詞,出生在大陸的星云法師,不過在兩岸佛教論壇上說了這五個字,就面對嚴厲的批判,十二、三年形塑的兩岸政治氣氛,要在政黨再輪替后的短時間再逆轉,困難度有多高,可以想見。但,最重要的,好不容易重啟兩岸交流合作的契機,沒有人希望再橫生變數,使歷史機遇再次隨風而逝。

然而,對臺灣而言,兩岸緊密合作,符合臺灣的利益,但這樣的合作到底會不會影響臺灣“主體性”,始終是一股暗流,牽動臺灣內部敏感的統獨神經,甚至莫名所以的焦慮。這樣的焦慮不是完全沒道理,但不能因為焦慮阻礙了臺灣的進步。

兩岸初開放,大陸以臺灣為師,饑渴的程度超乎想象,從股票市場到金融監管系統,從工廠管理到農產品改良,即使到現在,臺灣經驗仍是大陸決策官員相當重視一環。相對的,臺灣對大陸了解到底有多少?研究到底有多深?

當臺灣對與大陸合作交流欲拒還迎的同時,大陸已經加速與國際接軌。當大陸已經和六個國家簽訂貨幣互換協議,臺灣能完全不理會嗎?大陸已經成為全球布局國際經濟金融戰略不可或缺的一環,各國張大了眼,期待中國和亞洲成為沖破經濟危機的領頭羊,臺灣不可能自外于亞洲區域經濟,更不可能無視國際經濟的大趨勢,悶著頭拒絕與大陸為伍。兩岸交流不可逆轉,不論政治形勢如何發展,兩岸進程的時間要拉得多長,有一點是確定的:恐懼與焦慮,絕對創造不出第二輪經濟奇跡,面對崛起的中國,臺灣,需要魄力和膽氣。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A∨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 | 中国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 有亚洲成影院ckck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 | 亚洲业余性爱视频偷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