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評論> 國是論 > 正文
平均工資上漲背后的玄機
www.shockplant.com?2009-05-05 17:49? 蘇振華?來源:新聞晨報    我來說兩句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數字顯示,平均工資為7399元,與2008年同期的6524元相比,增加了875元,同比增長13.4%。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這一數據還是頗為驚人的。

因此,數據公布后,引起不少議論,有網友說:“平均工資在上漲,但我們并沒感受到自己的工資在漲啊。”為什么“平均工資”與公眾感受有距離?如果認同國家統計局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那么人們就不應該對這一統計結論有什么懷疑,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同比增長了13.4%,這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了。然而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外向型程度太高,內需一直上不去,而內需不振的原因又在于民眾的收入水平低,廣大民眾缺乏消費能力。

其實,處在增長態勢的“平均工資”恰好能夠解釋這種現象。我國現階段對在崗職工的統計,只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各級國家機關、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這些單位,而沒有把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城鎮個體勞動者、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再就業的離退休人員、民辦教師、在城鎮工作的上億計的農民工及社區靈活就業者共七類人員包括在職工統計之列。前者是我們社會中的“鐵飯碗”階層,后者則是受經濟危機沖擊最大的群體。這些人群并沒有進入統計部門的視野之內,再高的平均工資水平也不能證明他們的收入有什么實質性提高。

此外,即便是在被涵蓋到統計范圍內的群體,處于不同階層的人的收入水平也是大相徑庭的。在統計意義上,駐京駐省的中央、部屬單位以及省屬單位絕大部分在直轄市或省會城市,這些單位的職工工資水平明顯高于市屬及以下單位。在現實中,對高平均工資貢獻最大的是一些壟斷部門的員工,比如石油、電信、電力、煙草、金融、保險、鐵路、民航等行業的職工平均收入,要比其他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水平高出3倍之多。這還只是平均意義上的——這些部門的一線員工、臨時用工的收入其實也未必很高,如此而言,這些部門的高管們,其收入高到什么程度,恐怕是不難想像的。。

也就是說,目前在統計范圍內真正享有高收入的,其實只是“鐵飯碗”單位的中高層人員,他們數量并不太大,但卻輕易拉高了平均工資水平。統計局的數字揭示了這樣的事實: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崗位之間,收入差距是巨大的。據此可以解釋,為什么在當下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經濟體內,會出現內需不足的現象。這是因為不同階層的收入差距太大,社會財富事實上被少數群體占有了,而少數的高收入階層,并不足以支撐經濟持續增長所需要的消費水平。

公眾感受到被“平均工資”忽悠了,板子卻不能打在統計局身上,盡管統計部門表示將盡快把各個階層都納入到統計范圍之內,但這對拉平收入差距本身是無效的。這些年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強調政府要通過二次分配來拉平社會的收入差距。在既定時期內,經濟中創造的總財富是給定的,但如果一次分配的差距過大,那二次分配的調節效應就不會太有效。現在無論是從維持社會和諧出發,還是從保障中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的角度來看,都到了解決一次分配差距過大這一問題的時候了。(作者為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AV秘一区二区色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线 | 亚洲国产精品有声小说 |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