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一周熱評 > 正文
小沈陽的“噱頭”與老百姓的“看點”
www.shockplant.com?2009-05-11 09:19?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最近,隨著劉老根大舞臺的進京,“二人轉”和小沈陽再次成為輿論的一個焦點。

  有人說,二人轉通俗易懂,風趣幽默,充滿生活氣息,為百姓喜聞樂見,此次名店京城開張,如同二百年前的徽派進京,“是一個娛樂文化時代的到來”。但也有專家學者發出不同聲音,認為二人轉只是“東北的亂燉”,靠的是“嗓眼子”、“身段子”和“嘴皮子”,比較“低俗”,特別是小沈陽的表演更是“俗媚”,其噱頭就在服裝、動作、臺詞、表情的“另類”。

  誰是誰非?從種種言論看,爭辯的核心多半就是“雅”“俗”之間,誰好誰壞的問題。然而,以愛吃“蘿卜”還是“白菜”的偏好來爭是非,結果不甚了了當是自然之事。

  任何藝術形式都是一定歷史階段社會經濟文化的產物。二人轉由東北農家的場院、坑頭登上北京的劇場、舞臺,特別是小沈陽的走紅,并不是一種孤立的存在,或是全憑趙本山的熱捧與媒體的包裝,而是有這個時代審美趣味的內在要求。從舞臺表演的角度看,有些演藝說教色彩過濃,不對百姓的胃口。所以,二人轉和小沈陽的“土”與鮮活,倒獨有一份貼心的爽快與舒坦。很多人愛看,愛以此來尋開心,這就是大眾娛樂的現實,也是小沈陽走紅之類“另類文化現象”賴以生存的社會土壤。

  因此,對于二人轉和小沈陽的表演,藝術的雅俗之分不是關鍵,關鍵的是由誰來下評語——是由個別人論定,還是由百姓說了算。假如你說的“藝術”老百姓不接受、不買賬,你再“藝術”,社會價值何在?藝術源于生活,優劣出自觀眾。二人轉和小沈陽的表演也許算不上高雅,但恰恰給百姓提供了別樣的“看點”,并提高了大家的“幸福指數”。小沈陽的表演目的也很直白,就是把老百姓“整高興了”。

  自然,滿足觀眾的看點也不是評價演藝作品的全部標準。拿小沈陽來說,有觀眾喜歡,但也沒必要把人家吹上天。某著名主持人對小沈陽贊許有加,“我很震驚,我從業50年,沒看到一個人一夜成名,能火成這樣”,“我太愛他了”,“誰也別嫉妒,像小沈陽這樣的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小沈陽固有觀眾緣,但“天才”之譽說得過于輕飄了。

  對于有些文化現象,我們不能輕易說不,因為這里面大眾的判斷和“投票”最重要。比如小沈陽,昨天的身價“上百”,今天可能“過億”,明天是漲是跌,不是別人也不是小沈陽本人劃定的,而是由“行情”說了算。我以為,看待小沈陽走紅之類的現象,我們需要客觀、理性:既不要動不動就用“惡俗至極”去極力抨擊,也不要以當今中國的“藝術主流”去極力推崇。以平和的心態,去等待時間的考驗,這是很重要的。(王平)

(責編:劉寶琴)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精品区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Aⅴ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 | 久久深夜福利亚洲网站 | 尤物视频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