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評論> 國是論 > 正文
油價離國際很近市場化離國際很遠
www.shockplant.com?2009-07-01 15:39? 畢舸?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我來說兩句

汽柴油價格30日起每噸上調600元,這是半年內第四次調價,專家稱調價對經濟影響有限,還有上調空間。(昨日《華商報》)

相信民眾與輿論基本摸準了汽柴油價格上漲規律——— 先是石油巨頭們叫苦,說國內油價格離國際標準很遠,出現嚴重虧損,實在承受不下去了。接著,主管部門挺身而出,宣布不能坐視國有資產流失,于是漲價理論成立;然后,石油巨頭們當仁不讓宣布漲價,立馬與國際接軌;最后,有專家出來安慰“調價對經濟影響有限”(卻不說對民生影響很大),還有上調空間 (預留了未來繼續上漲的話語空間)。

想當初國際石油價格下降,國內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加油站價格卻遲遲不動,而只有一些民營加油站在搞“降價”促銷。據當時報道,中石化稱這是由于沒有接到國家發改委的降價通知。降油價須等通知,這固然與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有關,但也與中石化、中石油不積極作為有關。其實,油企擁有在零售基準價格基礎上自主上下浮動8%的權限,但兩大石油巨頭往往都執行最高上浮價,“忽視”了“可下調8%”的規定。所謂“等降價通知”,不過是將8%的上限用到極致,能賺一天是一天。

必須承認,我們的石油企業在成品油價格上調時絕對反應靈敏、動作迅捷,只是在油價下調時才成為 “瓷錘”、“蝸牛”。對于石油企業的表現,網絡上現在有個有趣的比喻:中國的油價漲如放箭、降如拉纖。全國政協委員馮世良說:“為什么8%的浮動政策成為擺設呢?根源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長期形成的價格聯盟,從來沒有按國家政策浮動過。長此以往,國家的政策就被這種壟斷行為塵封了!”

由于要通盤考慮整體經濟形勢,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確定改革的步驟,我國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點公眾容易理解。但如果不打破市場壟斷,引入競爭,實現成品油價格的市場形成機制,油價漲得快降得慢的境況就難以從根本上改變。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韩欧美乱国产日韩欧美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欢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天堂 |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香综合 | 亚洲色大成网站韩国黄 | 特级全黄久久久久久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