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3時,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開發商與倒覆的7號樓業主召開溝通會,開發商代理律師向業主公布了倒覆樓的理賠方案:退錢或換房。業主們對賠償方案普遍表示不滿,許多業主甚至拒絕參加協調會。據悉,賠償方案協調會將另定時間地點重開。(7月12日《廣州日報》)
上海塌樓事件中的業主此刻的心情和七月的天氣一樣上火,不僅住房夢隨著樓房倒塌在一瞬間破滅,而且還要長時間在賠償問題上煎熬。我以為,業主不滿賠償方案至少說明有關方面缺少誠意,還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
首先是這個理賠方案沒有可供選擇的余地。表面上看有A和B兩種賠償方案。但實際上只有一種,即退錢,因為樓房倒塌事件使得業主對該項目的房屋安全失去信心,所以選擇換房的可能性極小。即便權威部門鑒定認為未倒覆的樓房沒有安全隱患,但依然難以驅除業主心里的陰影。由于沒有充分選擇的權利,業主自然而然會不滿。
其次是這個賠償方案制定過程缺少業主參與。從相關報道來看,公布的這個賠償方案不是業主與開發商公平博弈的結果,而是閔行區梅隴鎮政府與開發商商討出的方案。這使得賠償方案利于開發商,而不是利于業主。再說,梅隴鎮政府與開發商本來就是塌樓事件的相關利益方。在我看來,一個合理的賠償方案要么是業主與開發商公平博弈,要么由獨立的第三方來制定。
再者,業主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這起事件發生后,律師們早就指出,業主可以獲得的賠償有四個方面:房款退還、賠付違約金、補償市場差價、開發商承擔過渡性費用,也就是說,凡是與塌樓引起的、有因果關系的損失都應該由開發商來承擔。但我們看到,公布的這個賠償方案是:退還房款,賠償5%的違約金或補償市場差價,與應當賠償的反差較大。
第四,業主不滿賠償方案也是對當地政府不滿情緒的表達。我注意到,當地政府在這起事件賠償過程中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表面上看,業主與開發商協商賠償問題符合市場規則,但實際上,業主與開發商之間并不是公平的博弈,博弈的結果自然欠合理。別看開發商主要負責人被司法控制,但并不影響開發商的強勢地位。從某種角度而言,開發商賠償是否合理也在看政府的臉色,因此,政府需要站出來主持公道,而不是調解調解拉倒。在業主們看來,賠償方案不合理,也與政府不積極作為有關。
據報道,倒塌事件發生后,業主們曾提出四點要求。可以說,業主的那些要求并不過分,但截至目前有關方面的所作所為,與業主的要求有較大差距。我以為,這是對業主權利的漠視。
這難道就是中國樓市的現實?買房人不僅在買房時與開發商存在較大的地位懸殊,而且在樓房質量問題出現后,開發商明顯理虧的情況下,開發商依然處于強勢地位。我想,開發商的霸道以及買房人的弱勢,應該引起有關方面重視。
![]() ![]() |
- 2009-07-12上海塌樓事件賠償方案出臺 業主普遍不滿賠償
- 2009-07-11上海塌樓解決方案今或出臺 政府是否買單成焦點
- 2009-07-09上海塌樓遇難者家屬獲賠77.5萬元引爭議
- 2009-07-08塌樓已十天為啥沒烏紗帽落地?
- 2009-07-07上海塌樓事故死者家屬與善后人員發生糾紛
- 2009-07-07上海市長韓正:塌樓事故系重大責任事故
- 2009-07-01徹查上海塌樓事件相關人員
- 2009-07-01施工不當是上海塌樓的遮羞布
- 2009-07-01上海塌樓多名股東在政府任職 有關方面展開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