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和上海市國家安全局證實力拓“間諜門”——— 已依法刑拘涉嫌為境外刺探和竊取中國國家秘密的澳大利亞力拓公司駐上海辦事處首席代表胡士泰等4人。
爆炸性消息,引發相關猜測:我國近年與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礦商的議價談判一直處于被動狀態,是否緣于底牌泄露?鐵礦石倒賣突出、貿易秩序混亂的現實與此有無關系?我國鋼鐵行業哪些國家秘密被竊,給國家經濟安全和利益造成多大損害?
經濟全球化進程提速之后,有別于軍事間諜、政治間諜的經濟間諜后來居上乃是不爭的事實,而我國漸漸融入世界經濟并走向強盛的歷史不過三十年,盡管類似傷害并非絕無僅有,卻談不上見多不怪,至少在心理接受層面還不夠習慣。
事已發生,吃驚過后,最需做的努力,是檢討漏洞、亡羊補牢、懲前毖后,獲得今后避免重蹈覆轍的教訓。常言說得好,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內鬼”使壞遠勝“外賊”惦記。
公開信息表明,存在“內鬼”確定無疑。上海市國家安全局向媒體發出的傳真聲明便稱,被刑拘的胡士泰等4人的作案方式,是“采取不正當手段,通過拉攏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這等于一語道破,力拓 “間諜門”的要害是“內鬼”作祟,但被“外賊”拉攏收買、攻破我國鋼鐵堡壘的“內鬼”是誰,上海市國家安全局卻沒說。
直到今天,在公眾的視野里,除了對首鋼礦業進出口公司譚以新語焉不詳的報道,“內鬼”有哪些、搞了什么“鬼”、如何搞成、后果多嚴重等,統統撲朔迷離。可見,力拓 “間諜門”中的公眾知情權,似乎被忽視了。其實,力拓 “間諜門”日后的真正看點,就在“內鬼”處置方面。雖然依法一網打盡、絕不姑息縱容的道理說起來天經地義,但公眾知情權的明顯旁落卻難免令人不敢太樂觀。
從邏輯上講,知情權的旁落必然導致監督權的旁落。如果調查、審理過程的信息不公之于眾,那么值得擔心的就是:一、會不會揪出所有“內鬼”,或會不會抓一些放一些,尤其抓“小”放“大”?二、會不會依法懲處所有“內鬼”,使每個作祟者都得不償失?三、會不會痛定思痛,鏟除滋生“內鬼”的制度土壤,如調整行業的權力格局與利益格局、健全鋼企的法人治理機構、改善政府的市場監管?
鑒于力拓“間諜門”的要害是“內鬼”作祟,他們出賣的國家秘密實質損害的是全體國民利益,公眾知情、監督的權利就不該旁落,起碼有權獲悉攻破我國鋼鐵堡壘的“內鬼”是誰。
![]() ![]() |
- 2009-07-14數十中國鋼企“機密”藏身力拓電腦
- 2009-07-14中澳領導人介入力拓間諜案 鐵礦石談判仍在進行
- 2009-07-13力拓間諜門“獻唱”女歌手疑是超女唐笑 更多
- 2009-07-13力拓間諜門“獻唱”女歌手疑是超女唐笑
- 2009-07-13力拓“索賠”中國鋼鐵業90億美元
- 2009-07-13力拓案不嚴懲無以謝天下
- 2009-07-13力拓“間諜門”追蹤 五鋼廠或卷入力拓間諜門 更多
- 2009-07-13力拓員工從中國竊取了什么
- 2009-07-13力拓事件追蹤 五鋼廠或卷入力拓間諜門
- 2009-07-12力拓間諜門情報交易鏈曝光 包女歌手收買內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