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教育講堂 > 正文
喪失羞恥感,還配稱知識分子嗎?
www.shockplant.com?2009-08-12 09:37? ?來源:今晚報    我來說兩句

  輿論對學術腐敗問題相當憤怒了。報刊不斷揭露大學博導、教授論文抄襲、學術造假現象。一系列的事實說明一個問題: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已經喪失了羞恥感。

  知識分子喪失羞恥感不僅表現在論文和著作剽竊,項目申報、各類評獎、教學評估等各項活動中都有;不僅理工科有,文科也有,甚至是集體作假、領導和學科帶頭人作假,并且把作假行為冠之為“學校發展”、“學院發展”、“學科發展”。另外,知識分子隊伍中唯書唯上、溜須拍馬、阿諛奉承、欺善怕惡、欺軟怕硬等現象也同樣嚴重。不僅喪失羞恥感,也喪失了做人的骨氣。

  之所以產生這種相當程度的知識分子喪失羞恥感的現象,除有市場經濟的副作用、追名逐利風氣的浸染、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外,筆者認為,內在的原因是一些知識分子已忘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明代顧炎武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社會生活中,不同層次人的責任感意識和要求是不同的。社會和時代,對兩部分人的責任感意識要求非常高,一是領導干部,二是知識分子。康有為在廣州辦學校時,要求他的學生“事事以救世為事,刻刻以救世為心”。掌握人類更多的精神成果的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應該比其它社會階層更高、更強烈。馬克思早在他中學的作文中,就表達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意識。他說,只有為人類的完美、同時代人的完美,才能實現自身的完美。而我們今天的不少知識分子,已完全把自己降低為一個庸俗市儈、奸滑商人和無聊政客。當然,知識分子考慮名利地位的本身,也無可非議。但古人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同理,君子愛名,也要取之有道,要通過自己扎扎實實的工作,真正為社會拿出貨真價實的研究成果。

  知識分子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的特殊使命,就是為社會生產先進的文化,并引領社會走向文明、走向進步、走向高尚。德國哲學家費希特說過:“提高整個人類道德風尚是每一個人的最終目標,不僅是整個社會的最終目標,而且也是學者在社會中全部工作的最終目標……誰不是善良的人,誰就無法順利地致力于提高人類道德風尚的工作。”但是,這一標準被我們的許多知識分子完全拋棄了。他們不僅不抵制批判錯誤和丑惡現象,而且推波助瀾,有些人甚至比其他階層中的丑惡者有過之而無不及。

  費希特還說:“要是我為真理而受到迫害,要是我為真理而死于職守,我這樣做又有什么特別的呢?我所做的不是我完全應當的嗎?”這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那些戴著“教授”、“博導”等桂冠而不知“羞恥”二字的所謂知識分子,根本不配享有“知識分子”的美名,這些人身上一絲一毫的知識分子的味道都喪失了。(郝貴生)

(責編:李艷)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 亚国产亚洲亚洲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有码~第一页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人成一区在线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