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經濟論衡 > 正文
難說低工資的中國正在消失
www.shockplant.com?2010-09-03 09:57? 樊綱?來源:東方網    我來說兩句

最近,關于勞動力短缺、勞資糾紛、增加農民工工資的報道屢見報端。這些報道難免引起人們的擔憂或預期——中國勞動力成本優勢正在消失。

不幸的是,目前中國尚未邁出這一步,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恐怕也不會。超過30%的中國勞動力仍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而美國只有2%,韓國只有6%。另有30%的勞動力屬于農民工不干農活,而是在工業和服務部門打工,他們的收入已經翻了一番。

要使農業勞動力減少到勞動人口總量的10%以下(從其他地區的歷史經驗看,10%是使中國達到農-工工資均衡的比例),中國必須創造1.5億個新非農工作崗位。

即使中國經濟保持每年8%的增速,也需要20—30年時間來對農村勞動力進行再配置并達到“充分就業”。這意味著每年要創造800萬個新工作崗位,其中500萬個提供給離開農村的農民工。

在中國漫長的工業化進程中,工資將逐漸增長,但增速很難趕上勞動生產率。這對于消除收入不平等是個壞消息,因為資本收益和高端工資增速將快得多。但對于競爭力來說,這倒是件好事,因為中國人的工資將維持相對“有效工資”較低的水平。

為避免嚴重的社會對立,中國(各級)政府已經有所介入,強迫提高最低工資水平并加大低收入者社會保障網的投入。在某些省份,最低工資已經提高了30%以上。但最低工資通常要遠低于有效工資,因此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工資和勞動生產率不匹配的狀況。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中國的工資問題都要比想象當中復雜得多。名義工資或許會增長,但由于通貨膨脹,實際工資會停滯不前。即便真實工資在某些沿海城市有所增長,“勞動力過剩”也會將全國平均水平拖在一個較低的數字上。再退一步,即使全國真實工資有所增長,只要勞動生產率增速更快,中國的競爭力也不會受到影響。

因此,結論似乎是,在未來10年甚至20年內,中國的競爭力都不會因工資增長而受到威脅。


責任編輯:李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伊香蕉大片视频观看 | 一区三区四区国产 | 亚洲青涩天堂六月天在线视频 | 尤物在线精品国产 | 先锋影音资源国产性爱教学 |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