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公車改革還要“隔靴搔癢”到幾時

www.shockplant.com?2012-02-14 10:43? 舒  嘯?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癥結:特權意識太重致公車過濫

公車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節能減排節支,既然政府機關公車可以每周停駛五分之一,那就證明這部分公務車運力是“冗余”,就應當順應公車改革的深入果斷拍賣處置。僅僅限行不過是資源的閑置和浪費,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公車數量膨脹、開支高昂的頑疾。與限行相比,公車改革更應當限量、限支出和限特權。

從領導級別配備,到貨幣化補償,再到醞釀取消各部門公務用車,回顧我國近20年車改歷程,大多數改革最終不了了之,少數能夠執行的改革要么是頭痛醫腳,不見療效,要么是反而加重了財政負擔(如有些地方車改后既領了補貼,公車也還是照樣開)。

“中國的鄉鎮一級干部就有專車,公車費用占到了整個行政經費的20%到25%,老百姓意見非常大”(全國人大代表葉青語)。可見公車泛濫到了何種程度。公車的泛濫,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特權的泛濫。公車改革的主題就是要“減少公車數量及運行成本”,把公車數量及運行成本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公車改革,限量才是治本。

世界上許多國家對公務配車和公車標準及適用范圍有嚴格規定,一般只有內閣部長以上人員才可以配備專車,但也僅限于執行公務,下班以后的私人活動一般乘用私家車,并且官員的配偶或親屬通常不可以使用公車進行私人活動。如香港特區政府有公務員近17萬人,僅香港特首加上終審法院的首席法官、立法會主席等20余名公職人員可以享有專車待遇。而且,公車車號全部公開。

事實證明,公車管理并非“世界性難題”,也不是什么“歷史性難題”,公車改革之所以總是“只聞雷聲,不見下雨”,都是特權意識作祟,領導們割舍不了屁股下的榮光。什么時候領導們的特權意識少了,執政為民的思想多了,就會狠下決心,嚴令限制公車數量和使用范圍,公車改革成功之路就會很快實現。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国产第一视频不卡 |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网 | 思思热欧美国产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动漫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