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祭拜包公”是對現行維權機制的諷刺

www.shockplant.com?2012-02-24 17:33? 程思明?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2月18日,紅旗渠精神發祥地林州市的桂園街道辦事處曲山村,年近七旬的老人李巧云正帶著女兒在居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院里祭拜包公,請求包公為他們主持公道,讓無辜的兒子郗松周從看守所里放出來,盡快回到他教師崗位。(2012年2月23日中國網)

近年來,圍繞著房地產拆遷所引發的問題,土地政策在給當地帶來瘋狂利益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災難。不少官員為了盡快完成拆遷計劃,采用分包攤派、連坐懲罰等制度,造成大量無辜人民入獄。林州市教師郗松周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只因母親阻止房屋強拆,自己不僅丟掉飯碗,而且受到牢獄之災,家人多次反映,至今未果。因此七旬老人李巧云無奈之下只得選擇這種“祭拜包公”的方式進行維權。

令人匪夷所思的“祭拜包公”炒作背后,也隱約透露出受害者的心酸與無奈。維權無助、求路無門是造成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求人不如求神”事件泛濫的主要原因。離奇另類的炒作方式,也折射出當今社會維穩的速效。

當正常的上訪之路走不通,民眾的語言訴求卻無法得到回應時,各種光怪陸離的“行為藝術”便會應運而生。家中祭青天,燒香黃河邊,供奉土地廟,跳樓來喊冤等 “獨特”的維權方式頻現,有的甚至還付出生命的代價。這從側面也恰恰反映出社會對于上訪現象的回避,使得百姓不得不用這種方式來曲折維權。

在上訪行為還被當做考核官員升遷指標的當前,加上地方利益的驅使,官員對上訪者圍追堵截在所難免。維穩之下的社會表面看似太平,實則亂象重生。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形勢下,“不信蒼天信鬼神”的獨特文化也隨之而來。

人們往往做出某種出格的舉動,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特別是這種“行為藝術”更是映襯出當前百姓維權的無奈現狀,明知道不可能達到目的,卻仍然一意孤行地進行。也許在老百姓的眼里,這種“死馬當活馬醫”的維權方式恰恰還是很奏效的。

試想,如果有完善的法律保障、通暢的維權渠道,監管部門又能及時介入幫助,作為李巧云家人也不會以這種看似荒誕的“祭拜包公”進行維權。如果這些問題維權的通道仍無法有效開通,恐怕今后類似祭祀關羽、膜拜海瑞的報道還會繼續延伸。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性色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 中文字幕女人天堂ab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亚洲日韩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