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文物拆除的智慧:既是“偷拆”也是“巧拆”

www.shockplant.com?2012-05-18 10:23? 李靖潔?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百年文物濟南原英國領事館在今春燃起一把“神秘大火”,“五一”后工人進入被大火部分損毀的建筑物內進行施工,不料近日英國領事館卻被偷偷拆除。當地文物保護部門此前曾表示“將24小時監管,嚴防偷拆”。

(5月17日《都市晨報》B13版)

不得不佩服有些人在文物拆除上的“無窮智慧”。先是玩文字游戲“巧拆”,比如北京“維修性拆除”了梁思成故居,再比如重慶“保護性拆除”了蔣介石行營。現在又玩起了行為障眼法“偷拆”,借助“繆斯之火”創造的進場機會把挖掘機偷偷塞進去。

在政績和利益驅使下,有些人圍繞在建筑文物上動土,可謂是絞盡了腦汁、想破了腦袋。這次居然在“自然毀壞”上動起了歪腦筋——反正已經被大火燒毀了,不拆不行啊。果真如此嗎?《文物法》明確規定:不可移動文物已經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就算此建筑文物已全部燒毀了,也只能是就地保護起來,更何況這次大火燃燒的只是房頂,整體建筑并沒有被燒毀。顯然偷拆者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然也不會趁機“偷”拆。

讓人吊詭的是,當地文保部門似乎未卜先知原英國領事館會被“偷拆”,已經“24小時監管”了,如此嚴防死守,居然還能讓偷拆者在眼皮底下將文物夷為平地。人們很難不作出如此聯想——文保部門是否也是既得利益者?拿人家手軟,吃人家最短,自然要為偷拆者大行方便之門嘍。所以,不用公安機關介入調查,用腳趾頭也能想到偷拆者是何許人也。

難道偷拆者就不怕被查到、就不怕擔當責任嗎?在現實的語境下,好像查到最后無非是“罵了狐貍,打了松鼠,抓了螞蟻”,讓不知情的現場施工工人當替罪羊,偷拆者該當官的當官,該發財的發財。就算真到偷拆者又如何?人家大不了來句“不好意思,拆錯了”,就算予以處罰,根據《文物法》規定最多也只能罰款50萬元,除此之外毋需負任何責任。

近年來,建筑文物之所以接二連三離奇倒下,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違法成本太低。對于開發商來說50萬元的罰款兼職就是毛毛雨,不傷筋不動骨。當務之急,就是要重新修訂《文物法》,不管是明拆還是偷拆,不管是實施者還是望風者,但凡涉案一律予以重罰,并追究其刑事責任。否則,“偷拆”將成為“巧拆”的又一毀壞文物的新招。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精品俄罗斯在线播放 |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 中文字幕免费乱码欧美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91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1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