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剖腹產如何成了輪回的開學風景?
www.shockplant.com?2012-08-30 10:54? 葉祝頤?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專家稱“提前剖腹有百害無一利”。父母也不會不知道拔苗助長不利于寶寶健康成長的道理。但是家長也有苦衷。由于教育部門規定,年滿6周歲方可入學。9月1日后出生的孩子入學就要遲一年。不僅廈門父母愛“拔苗助長”,在提前上學和寶寶健康的“兩難”選擇面前,許多家長選擇了前者。9月1日前扎堆剖宮產幾乎成了一道輪回的“醫院風景”。 關于孩子的入學年齡的問題,家長與學校之間一直爭論不休。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早點把孩子送入學堂,學校往往以孩子未滿6周歲為由拒收。甚至還有學校對差4天滿6歲,已經入學三周的孩子“先接收后勸退”。讓孩子重回幼兒園。此前有消息說,教育部醞釀對嚴格的小學入學年齡規定“松綁”,但教育部隨后發出聲明辟謠,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依法執行“年滿6周歲入學”的規定。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孩子的入學年齡呢?客觀地講,如果孩子年齡太小,心智發育與學齡兒童差別太大,確實不應該過早入學。比如,由于心智不成熟,低齡孩子的學習生活受到影響,學習比較吃力,在學習活動中被“邊緣化”。再比如,年齡小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個頭較小,容易受同學“欺負”等等。 但是家長們對此并不買賬,普遍認為孩子僅僅晚生幾天,被迫推遲一年上學不公平,容易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除了9月1日以前扎堆剖腹產人為提前孩子出生日期以外,還有的家長要求醫院在出生證明上做手腳。或者到派出所塞紅包、跑關系更改出生日期。我雖然不贊成家長拔苗助長,過早把孩子送入學校,但是因為孩子離6歲只有一天、兩天“之遙”,就把孩子拒之校門外,也有失公平與科學。 其實,不接收將滿6周歲的孩子入學在法律上也找不到足夠的依據。因為對孩子入學年齡問題,除了《義務教育法》第93條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基本義務教育。并無其他禁止性規定。也就是說,年滿6周歲應當接受義務教育,并未明確禁止未滿6周歲的孩子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就我的理解,《義務教育法》的法律精神應該是,教育部門與學校要把年滿6歲尚未入學的孩子請進學校,而不是“一刀切”拒絕將滿6歲的孩子入學。更不能像某些地方那樣把當年9月4日滿6周歲且已經上學三周的學生請回幼兒園。 換個角度講,禁止9月1日未滿6歲的孩子入學不人性化,也不符合國人的傳統習慣。9月1日(含9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雖然開學時未滿6歲,但是按照傳統的說法,12月31日才是年度分界線,孩子年齡應該按虛歲計算,不宜給同一年份出生的孩子人為劃分出兩個年齡段。據專家介紹,不少國家當年1月至12月出生的6歲孩子均可進入小學學習。如果教育部門在尊重孩子身心發展與教育規律的基礎上,順應傳統習慣,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把當年滿6歲的孩子都納入入學范圍,不僅爭議要小得多。每年9月1日前扎堆剖宮分娩孩子的風景也會淡出公眾的視野。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30]為讓孩子早一年入學 不少準媽媽醫院求“早產”
- [ 09-01]產婦扎堆9月1日前剖腹生子 醫生稱趕日子風險大
- [ 09-03]開學前扎堆剖腹產是短視之舉
- [ 09-06]母親為寶寶上學提前3周剖腹產 女兒肺炎住院
- [ 08-29]“提早剖腹產”別只責怪家長
- [ 08-26]漳州:不少準媽媽為了孩子早上學 提前剖腹產